名句 | 縻执守将如驱羊,面疏隐恶众踣伤 |
释义 | 縻执守将如驱羊,面疏隐恶众踣伤李若水 《赠陈承务》出自宋代李若水《赠陈承务》:白马津北千里疆,郡县交错旗布方。 注释参考执守(1).持守;坚持。《参同契》卷下:“栖迟僻陋,忽略令名,执守恬淡,希时安平。” 宋 范仲淹 《上时相议制举书》:“然必顾瞻礼义,执守规矩,不犹愈于学非而博者乎!”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余固非执守共和政体者。” (2).犹操守。亦指保持节操。 唐 赵璘 《因话录》卷五:“ 裴公 曰:‘公诚佳士,但此官与公不相当,不敢以故人之私,而隳朝廷纲纪……’其执守如此。”《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上无执守,为汝辈所惑。” 章炳麟 《革命道德说》:“往者士人多以借权为良策,吾尝斥之,以为执守未坚,而沦没於富贵之中,则鲜不毁方而合矣。” 吴晗 《论晚明“流寇”》:“廷臣则善私而不善公,善结党而不善自立,善逢迎而不善执守。” 驱羊(1).赶羊,驱赶羊群。《战国策·中山策》:“﹝ 张登 ﹞见 婴子 曰:‘臣闻君欲废 中山 之王,将与 赵 魏 伐之,过矣。以 中山 之小,而三国伐之, 中山 虽益废王,犹且听也。且 中山 恐,必为 赵 魏 废其王而务附焉,是君为 赵 魏 驱羊也。’” 高诱 注:“是君为 赵 魏 驱羣羊而使得食之。” (2).引申为牧羊。 唐 聂夷中 《相和歌辞·胡无人行》:“悠哉典属国,驱羊老一生。” (3).犹治民。语出《史记·五帝本纪》“举 风后 、 力牧 、 常先 、 大鸿 以治民” 唐 张守节 正义:“《帝王世纪》云: 黄帝 梦大风吹天下之尘垢皆去,又梦人执千钧之弩,驱羊万羣。帝寤而叹曰:‘风为号令,执政者也。垢去土,后在也。天下岂有姓 风 名 后 者哉?夫千钧之弩,异力者也。驱羊数万羣,能牧民为善者也。天下岂有姓 力 名 牧 者哉?’於是依二占而求之,得 风后 於海隅,登以为相。得 力牧 於大泽,进以为将。”《北齐书·文宣帝纪》:“既乖为政之礼,徒有驱羊之费。” (4).比喻容易。 唐 温庭筠 《醉歌》:“阿耋光颜不识字,指挥豪儁如驱羊。” 宋 黄庭坚 《奉送周元翁锁吉州司法厅赴礼部试》诗:“南山雾豹出文章,去取公卿易驱羊。” 隐恶(1).隐瞒恶事。 汉 徐干 《中论·谴交》:“故民不得有遗善,亦不得有隐恶。” 宋 秦观 《韩愈论》:“考同异,次旧闻,不虚美,不隐恶,人以为实録,此叙事之文,如 司马迁 、 班固 之作是也。” 宋 王得臣 《<麈史>序》:“盖取出夫实録,以其无溢美,无隐恶而已。”参见“ 隐恶扬善 ”。 (2).指鲜为人知的恶行。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四:“﹝ 张锄柄 ﹞时言人隐恶,能道未来祸福。”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彭海秋》:“惟 丘生 者,是邑名士,而素有隐恶, 彭 常鄙之。”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