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得死何须哭,偷生正可疑 |
释义 | 得死何须哭,偷生正可疑戴表元 《故总干潘伯可从大挽词二首》出自宋代戴表元《故总干潘伯可从大挽词二首》:得死何须哭,偷生正可疑。 注释参考得死(1).谓得人效死相助。《汉书·朱博传》:“已许 孔乡侯 有指。匹夫相要,尚相得死,何况至尊! 博 唯有死耳!”《资治通鉴·汉哀帝建平二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得死,谓得其死力。一曰:得其相为死也。” (2).谓得善终。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四:“﹝客问 浮休子 曰:﹞‘ 郑愔 为选部侍郎何如?’答曰:‘ 愔 猖獗小子,狡猾庸人也……既无雅量,终是凡材,以此求荣,得死为幸。’后果谋反伏诛。” 何须犹何必,何用。 三国 魏 曹植 《野田黄雀行》:“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敏速》:“宰相曰:‘七千可为多矣,何须万?’” 宋 贺铸 《临江仙》词:“何须绣被,来伴拥蓑眠?” 鲁迅 《华盖集·导师》:“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 偷生偷生 (tōushēng) 苟且求活 drag out an ignoble existence 存者且偷生。——唐· 杜甫《石壕吏》可疑可疑 (kěyí) 值得怀疑 suspicious;dubious;questionable 可疑的行为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