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言词多感激,文字少葳蕤 |
释义 | 言词多感激,文字少葳蕤韩愈 《归彭城》出自唐代韩愈《归彭城》:天下兵又动,太平竟何时。 注释参考言词(1).说话或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 晋 陆云 《登台赋》:“肃言词而述业兮,乃启行乎北京。” 唐 韩愈 《归彭城》诗:“言词多感激,文字少葳蕤。”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一俗士言词猥鄙,喋喋不休,殊败人意。” 孙犁 《澹定集·金梅<文海求珠集>序》:“所为文章,所发言词,谦虚信实,若有不足,若有不胜,使人读起来,有咀嚼回味的馀地。” (2).指言论。 唐 韩愈 《韩滂墓志铭》:“ 老成 为伯父起居舍人某后,起居有德行,言词为世轨式。” 多感(1).谓易伤感;多感触。 唐 徐魁 《闲游赋》:“伤孤雁之失伴,怀哀鵠之离羣;何物类之多感,□□逸而心广。” 唐 杜牧 《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员外》诗:“闻君亦多感,何处依阑干?” 宋 陆游 《浪迹》诗:“山川惨淡秋多感,灯火青荧夜少眠。” 元 郝经 《癸酉闰六月十三日夜病中闻笛》诗:“怨曲人多感,离肠恨易生。” (2).犹多谢。《水浒传》第四一回:“自从刺配 江州 ,经过之时,多感 晁头领 并众豪杰苦苦相留。”《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多感,多感!一样的同窗,也该记念着我的冷静。” 文字文字 (wénzì) 记录语言的符号,如汉字、拉丁字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琅琊山刻石”中才第一次把文字叫做字 characters;script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说文解字叙》 文章;作文 writing 文字通顺 语言的书面形式,如汉文、俄文 written language 文书;公文 documents 行文字 密信 secret letter 得此文字葳蕤葳蕤 (wēiruí) 草木茂盛,枝叶下垂的样子 hanging down in clusters 上葳蕤而防露兮。——《楚辞·七谏·初放》 羽盖葳蕤。——张衡《东京赋》 葳蕤自生光。——《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委顿;委靡不振 weary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