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我法未尝恼众生,不令肆毒生恐怖 |
释义 | 我法未尝恼众生,不令肆毒生恐怖黄庭坚 《南山罗汉赞十六首》出自宋代黄庭坚《南山罗汉赞十六首》:如来宝仗降魔相,慈悲威怒震十方。 注释参考未尝未尝 (wèicháng) ——加在否定词前面,构成双重否定;不是 have not 这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 不曾 did not 终夜未尝合眼 未尝不叹息。——诸葛亮《出师表》 所未尝行。——《资治通鉴·唐纪》 未尝识书具。——宋· 王安石《伤仲永》 未尝有言。——明· 刘基《卖柑者言》众生众生 (zhòngshēng) 一切有生命的,也指人和动物 all living creatures 芸芸众生 〈方〉∶畜生 domestic animal不令(1).不善;不肖。《诗·小雅·十月之交》:“爗爗震电,不寧不令。” 郑玄 笺:“天下不安,政教不善之徵。”《左传·宣公十四年》:“寡君有不令之臣 达 ,构我敝邑於大国。” 唐 元稹 《莺莺传》:“慈母以弱子you1~1女见託,奈何因不令之婢,致淫佚之词!” 明 杨慎 《二伯论下》:“ 秦繆公 不幸而畜此不令之臣,千里而袭人,强贼之行也。” (2).没有命令。《孙子·九地》:“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约而亲,不令而信。”《孔子家语·好生》:“ 孔子 曰:‘以此观之, 文王 之道,其不可加焉。不令而从,不教而听,至矣哉!’” (3).不听从命令。《韩非子·说疑》:“临难不恐,上虽严刑无以威之,此之谓不令之民也。”《魏书·北海王详传》:“昔者, 淮 夷叛命,故有三年之举; 鬼方 不令,乃致淹载之师。” 肆毒(1).任意残杀和迫害。 晋 刘琨 《遗石勒书》:“ 刘聪 父子,戎狄凡才,乘衅肆毒,寇虐人神。”《宋史·富弼传》:“小人不胜,则交结搆扇,千岐万辙,必胜而后已。迨其得志,遂肆毒善良,求天下不乱,不可得也。” 太平天囯 杨秀清 萧朝贵 《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慨自 满洲 肆毒,混乱 中国 ,而 中国 以六合之大,九州之众,一任其胡行而恬不为怪, 中国 尚得为有人乎?” 叶圣陶 《倪焕之》二二:“他已经知道民族困厄的症结,他已经认清敌人肆毒的机构。” (2).谓(蜂、蝎等)以毒刺螫人。 唐 顾况 《采蜡》诗序:“荒巖之间,有以纊蒙其身,腰藤造险。及有羣蜂肆毒,哀呼不应,则上捨藤而下沉壑。” 生恐生恐 (shēngkǒng) 很怕;唯恐 be afraid 他们生恐赶不上火车,跑得上气不接下气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