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功名百尺竿,家国万金璧 |
释义 | 功名百尺竿,家国万金璧程公许 《送悦斋先生》出自宋代程公许《送悦斋先生》:风尘三十年,世途日险峰窄。 注释参考功名功名 (gōngmíng) 功绩和名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scholarly honour or official rank in feudal China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三国演义》 但是,他们(指东林党人)比起那一班读死书的和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总算进步多了。——《事事关心》百尺竿(1).古代表演杂技用的长竿。 唐 郑处诲 《明皇杂录》卷上:“时教坊有 王大娘 者,善戴百尺竿,竿上施木山,状 瀛洲 、 方丈 ,令小儿持絳节,出入于其间,歌舞不輟。” (2).高的旗竿。 唐 李商隐 《咏史》:“ 北湖 南埭 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家国家与国。亦指国家。《逸周书·皇门》:“是人斯乃谗贼媢嫉,以不利于厥家国。”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竹林》:“自是后, 顷公 恐惧,不听声乐,不饮酒食肉,内爱百姓,问疾吊丧,外敬诸侯,从会与盟,卒终其身,家国安寧。”《魏书·司马昱传》:“ 超 父 愔 为 会稽 太守, 超 假还东, 昱 谓之曰:‘致意尊公,家国之事,遂至於此。’”《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二载》:“十一月, 广平王 俶 、 郭子仪 来自 东京 ,上劳 子仪 曰:‘吾之家国,由卿再造。’” 明 张居正 《答上师相徐存斋书》:“老师以家国之事託之於不肖也,天下亦莫不闻。” 清 李渔 《奈何天·助边》:“家国虽殊道自均,须知主僕即君臣。” 清 秋瑾 《满江红·感怀》词:“自由香,常思爇;家国恨,何由雪?” 陈毅 《送董老出席旧金山会议》诗:“百年家国恨, 禹 城日倾頽。” 万金(1).极多的钱财。《列子·杨朱》:“ 卫端木叔 者, 子贡 之世也,藉其先貲,家累万金。”《史记·平準书》:“富商大贾……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 三国 魏 曹丕 《又与锺繇书》:“ 宋 之结緑, 楚 之 和 璞,价越万金。” (2).用以形容贵重或比喻贵重之物。《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灌夫 ﹞身中大创十餘,适有万金良药,故得无死。” 唐 杜甫 《春望》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明 方孝孺 《送太学赵孝先<从军诗>序》:“安知万金之非轻,秋毫之非重乎?”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