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词名句:

 

名句 黄牛渡北移征棹,白狗崖东卷别筵
释义

黄牛渡北移征棹,白狗崖东卷别筵

白居易 《十年三月三十日,别微之于沣上,十四年三月》

出自唐代白居易《十年三月三十日,别微之于沣上,十四年三月》:

沣水店头春尽日,送君上马谪通川。
夷陵峡口明月夜,此处逢君是偶然。
一别五年方见面,相携三宿未回船。
坐从日暮唯长叹,语到天明竟未眠。
齿发蹉跎将五十,关河迢递过三千。
生涯共寄沧江上,乡国俱抛白日边。
往事渺茫都似梦,旧游流落半归泉。
醉悲洒泪春杯里,吟苦支颐晓烛前。
莫问龙钟恶官职,且听清脆好文篇。
别来只是成诗癖,老去何曾更酒颠。
各限王程须去住,重开离宴贵留连。
黄牛渡北移征棹,白狗崖东卷别筵
神女台云闲缭绕,使君滩水急潺湲,风凄暝色愁杨柳,月吊宵声哭杜鹃。
万丈赤幢潭底日,一条白练峡中天。
君还秦地辞炎徼,我向忠州入瘴烟。
未死会应相见在,又知何地复何年。

注释参考

黄牛

(1) [ticket monger]∶票贩子,以hei1-1市价格倒卖证券、外汇、车票、船票、影剧票的人

(2) [one who break one's promise]∶食言、失信的人

老宋临时黄牛了

详细解释

(1).牛的一种。角短,皮毛黄褐色,或黑色,也有杂色的。常用来耕地或拉车。肉可食,皮可制革。《易·遯》:“执之用黄牛之革。”《史记·秦本纪》:“乃用駵驹、黄牛、羝羊各三,祠上帝 西畤 。”《儿女英雄传》第六回:“一头黄牛,一匹葱白叫驴,都在空槽边拴着。”

(2).车名。 唐 王勃 《春思赋》:“向夕 天津 洛桥 暮,争驱紫燕黄牛度。” 蒋清翊 注:“黄牛,车名。《汉书·外戚传》:‘ 王媪 随使者诣闕时,乘黄牛车。’”

(3). 长江 的峡名。因山石如黄牛得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又东逕 黄牛山 下……此巖既高,加江湍紆迴,虽途逕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謡曰:‘朝发 黄牛 ,暮宿 黄牛 。’” 唐 杜甫 《独坐》诗之二:“ 白狗 斜临北, 黄牛 更在东。” 清 黄遵宪 《下水船歌》:“百丈横牵上瀨舟,三朝三暮见 黄牛 。”

(4).方言。比喻不负责任或指责任心很差说话不兑现的人。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十四:“她在棉纺织业同业公会是认真负责办事的,凡事只要经过她的手,总有着落的,怎么说是黄牛?”

(5).方言。指搞倒卖、抢购等而从中取利的人。

征棹

亦作“ 征櫂 ”。指远行的船。 北周 庾信 《应令》诗:“浦喧征棹发,亭空送客还。” 唐 张旭 《清溪泛月》诗:“旅人倚征棹,薄暮起劳歌。” 前蜀 李珣 《菩萨蛮》词:“捻得宝筝调,心随征櫂遥。” 宋 赵抃 《初入峡》诗:“险磧恶滩各几许,晚停征棹问渔翁。”

白狗

(1).白色的狗。《山海经·南山经》:“自 天虞之山 以至 南禺之山 ,凡一十四山,六千五百三十里。其神皆龙身而人面。其祠皆一白狗祈,糈用稌。”《三国志·魏志·朱建平传》:“﹝ 建平 ﹞善相术……谓 应璩 曰:‘君六十二位为常伯,而当有厄,先此一年,独见一白狗,而旁人不见也。’” 明 陆采 《明珠记·探留》:“白狗苍鹰,公子王孙来打猎。”

(2).峡名。在 湖北省 秭归县 。 唐 杜甫 《独坐》诗之二:“ 白狗 斜临北, 黄牛 更在东。” 唐 白居易 《发白狗峡次黄牛峡登高寺却望忠州》诗:“ 白狗 次 黄牛 ,滩如竹节稠。”

(3).见“ 白狗子 ”。

别筵

饯别的筵席。 南朝 梁 庾肩吾 《饯张孝总应令》诗:“别筵开帐殿,离舟卷幔城。” 唐 杜甫 《送路六侍御入朝》诗:“更为后会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别筵。” 清 黄景仁 《减字木兰花》词:“别筵易醉,酒緑灯红都是泪。”

随便看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Abct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2/2 21:5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