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鼓角声中{1*1}特地传,只今鼻孔已撩天 |
释义 | 鼓角声中{1*1}特地传,只今鼻孔已撩天晁补之 《次韵无极以道寄金山寺佛监五绝五》出自宋代晁补之《次韵无极以道寄金山寺佛监五绝五》:鼓角声中1*1特地传,只今鼻孔已撩天。 注释参考鼓角鼓角 (gǔjiǎo) 战鼓和号角的总称。古代军队中为了发号施令而制作的吹擂之物 a drum and horn used in the army much like the modern bugle 前面鼓角齐鸣,一彪军出,放过马谡,拦住 张郃。——《三国演义》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唐· 杜甫《阁夜》特地[go out of one's way to do sth.;specially] 特意;特为 他昨晚特地来看你,你不在家 详细解释亦作“ 特的 ”。1.突然,忽然。《古尊宿语录》:“放笔从头看,特地骨毛寒。” 唐 罗邺 《大散岭》诗:“岭头却望人来处,特地身疑是鸟飞。” 宋 陆游 《江上散步寻梅偶得三绝句》之一:“剥啄敲门嫌特地,缓拖藤杖隔篱看。”《元典章·兵部一·逃军复业体例》:“前项逃军土居者多,倚恃乡亲土豪,住坐山僻之间,设有差调,动輒特地逃窜。” (2).亦作“ 特底 ”。特别,格外。 唐 王维 《慕容承携素馔见过》诗:“空劳酒食饌,特底解人颐。” 唐 罗隐 《汴河》诗:“当时天子是閒游,今日行人特地愁。” 五代 尹鹗 《临江仙》词:“西窗幽梦等閒成。逡廵觉后,特地恨难平。” 宋 赵长卿 《朝中措》词:“客路如天杳杳,归心特地寧寧。” 亦作“ 特的 ”。特意;特为。《古尊宿语录》:“诸圣由兹而出现, 达磨 特地而西来。” 唐 戴叔伦 《题黄司直园》诗:“为忆去年梅,凌寒特地来。” 元 无名氏 《小尉迟》第三折:“我特的认父亲来,恰纔两阵之前,被众将压着,难以明认,我故意佯输诈败。” 李六如 《六十年的变迁》第一卷第三章:“今天是特地替你饯行的。” 只今如今;现在。 唐 李白 《苏台览古》诗:“只今惟有 西江月 ,曾照 吴王 宫里人。” 宋 陈师道 《春怀示邻里》诗:“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 清 李国宋 《朝天宫感怀》诗:“自昔鼎成龙已去,只今松老鹤还飞。” 郭沫若 《雄师百万挽狂澜》诗:“只今双喜大临门,‘七一’佳期水库成。” 鼻孔鼻孔 (bíkǒng) 鼻子的外开口;泛指带有鼻子外开口的鼻窝的前部 naris;nostril撩天朝天。《古尊宿语录·云门匡真禅师广录》:“三世诸佛总在儞脚跟下,三十年后鼻孔撩天。” 元 耶律楚材 《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序》:“若要脚跟点地,鼻孔撩天,却须向这葛藤里穿过,始得。”《儿女英雄传》第七回:“鼻孔撩天,包牙外露。”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