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郡兵厌宝玉,得此只挥掉 |
释义 | 郡兵厌宝玉,得此只挥掉文同 《秦诏》出自宋代文同《秦诏》:山流濯幽阬,铜篆发古耀。 注释参考郡兵地方武装力量。 汉 沿 秦 制置材官于郡国,郡有都尉,佐太守典武职甲卒。中央有南、北军。 汉武帝 时更置八校,隶属于北军。国家有事,则调发郡国之兵。 唐 代府兵,基本上沿袭 秦 汉 郡兵旧制。参阅《文献通考·兵考》。 宝玉珍贵的玉。《春秋·定公八年》:“盗窃宝玉大弓。” 孔颖达 疏:“此宝玉大弓,必是国之重宝,歷世掌之。”《韩非子·和氏》:“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誑。” 唐 薛调 《无双传》:“繒綵宝玉之赠,不可胜纪。”《元史·世祖纪六》:“ 王孝忠 等以罪名往 八答山 採宝玉自效。”《红楼梦》第一回:“ 士隐 接了看时,原来是块鲜明美玉,上面字迹分明,鎸着‘通灵宝玉’四字。”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