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词名句:

 

名句 仿离骚、览揆度新讴,空云霭乌丝
释义

仿离骚、览揆度新讴,空云霭乌丝

李曾伯 《八声甘州(借八窗叔韵寿之)》

出自宋代李曾伯《八声甘州(借八窗叔韵寿之)》:

仿离骚、览揆度新讴,空云霭乌丝
把长庚才调,小施筹笔,犹处囊锥。
鸾枳鸂滩发轫,指日问朝衣。
雪片梅花外,已露南枝。
休羡汉疏晋阮,记当年楚产,同是家儿。
怅岁华如许,同官复同时。
引宫商、细赓郢唱,向樽前、谁为一歌之。
蓬壶侣,长春不老,有美人兮。

注释参考

离骚

(1).遭遇忧患。《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离骚者,犹离忧也…… 屈平 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类对》:“ 刘斯立 跂 , 莘老丞相 长子,贤而能文。 建中jing1-1国 间,丞相追復, 斯立 以啟谢诸公云:‘晚岁离骚,旋招魂於异域;平生精爽,犹见梦於故人。’”

(2).离别的愁思。语本《楚辞·离骚》 汉 王逸 注:“离,别也;骚,愁也;经,径也。言己放逐离别,中心愁思,犹陈直径,以风諫君也。” 唐 岑参 《送赵侍御归上都》诗:“帝城谁不恋,回望动离骚。” 宋 方岳 《齐天乐·和楚客赋芦》词:“天岂无情,离骚点点送归客。”

(3).牢骚。《北史·儒林传论》:“ 孝籍 徒离骚其文,尚何救也。” 宋 苏辙 《次韵子瞻见寄》:“ 贾生 作传无封事, 屈平 忧世多离骚。”

(4).文体之一种。 宋 魏庆之 《诗人玉屑·诗体上》:“风雅颂既亡,一变而为离骚,再变而为 西汉 五言,三变而为歌行杂体,四变而为 沉 宋 律诗。”

(5).泛指词赋、诗文。 清 杭世骏 《<东城杂记>序》:“斯诚离骚之博徒,艺苑之别子矣。”

(6).曲名。 元 耶律楚材 《夜坐弹离骚》:“一曲《离骚》一椀茶,箇中真味更何加。” 游国恩 《楚辞概论·楚辞的名称》:“﹝《离骚》﹞这个名词的解释,也不是 楚 言,也不是离忧,也不是遭忧和别愁,更不是明扰,乃是 楚 国当时一种曲名。按《大招》云:‘ 楚 《劳商》只。’ 王逸 曰:‘曲名也。’按‘劳商’与‘离骚’为双声字,古音‘劳’在‘宵’部,‘商’在‘阳’部,‘离’在‘歌’部,‘骚’在‘幽’部。‘宵’‘歌’、‘阳’‘幽’,并以旁纽通转,故‘劳’即‘离’,‘商’即‘骚’,然则‘劳商’与‘离骚’,原来是一物而异其名罢了。‘离骚’之为 楚 曲,犹后世‘齐驱’‘吴趋’之类。 王逸 不知‘劳商’即‘离骚’之转音,故以为另一曲名,正如他不知《大招》的‘鲜卑’与《招魂》的‘犀比’是一件东西一样。”

揆度

揣度,估量。 汉 东方朔 《非有先生论》:“图画安危,揆度得失。”《晋书·外戚传·羊琇》:“又观察 文帝 为政损益,揆度应所顾问之事,皆令 武帝 默而识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彼奉其国王之命,航海而来,不过欲化 中国 为彼教,揆度事势,寧有是理?” 吴组缃 《山洪》二六:“大哥这番指点, 三官 是相信的,他一时十分动心,但这种揆度也不见得稀奇。”

云霭

云霭 (yún’ǎi) 云雾;云气 floating clouds 远处的山峦蒙上一层薄薄的云霭

乌丝

(1).黑丝。《南史·梁豫章王综传》:“ 综 后在 徐州 ……常阴服微行,著乌丝布帽。”

(2).即乌丝栏。 唐 罗隐 《谢江都郑长官启》:“保持所切,已高黄绢之名;传写可知,旋长乌丝之价。” 宋 梅尧臣 《韩玉汝遗澄心纸二轴》诗:“君家兄弟意,将此比乌丝。” 元 周德清 《蟾宫曲·送客之武昌》曲:“笑把霜毫,满写乌丝。” 清 吴伟业 《题鸳湖闺咏》:“ 石州 螺黛点新粧,小拂乌丝字几行。”参见“ 乌丝栏 ”。

随便看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Abct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2/3 1:3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