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万斛之舟簸一苇,超邑越都如历指。 |
释义 | 万斛之舟簸一苇,超邑越都如历指。王安石 《我所思寄黄吉甫》出自宋朝王安石《我所思寄黄吉甫》我所思兮在彭蠡,一奁寒晶径千里。 注释参考万斛极言容量之多。古代以十斗为一斛, 南宋 末年改为五斗。 唐 杜甫 《夔州歌》之七:“ 蜀 麻 吴 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 明 沉采 《千金记·省女》:“正是胸中万斛愁难遣,付与残花逐水流。” 清 恽敬 《新喻罗坊漕仓记》:“春、夏、秋三时,得雨涨,发万斛之舟,随流东下。” 郭沫若 《落叶》第二九信:“我对着你这近在咫尺而又远在天涯的哥哥,时而又感受着无限的哀愁,万斛的热泪无端地从眼中涌出。” 一苇《诗·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孔颖达 疏:“言一苇者,谓一束也,可以浮之水上而渡,若桴栰然,非一根苇也。”后以“一苇”为小船的代称。《三国志·吴志·贺邵传》:“臣闻否泰无常,吉凶由人, 长江 之限不可久恃,苟我不守,一苇可航也。” 宋 苏轼 《游武昌寒溪西山寺》诗:“今朝横江来,一苇寄衰朽。” 明 刘基 《旅兴》诗之一:“那无一苇航,繁念空悠悠。” 清 林则徐 《中秋炮台眺月》诗:“日午潮回擢东指,顺流一苇如轻鸥。” 历指拶指。旧时一种酷刑。以绳穿五根小木棍,套入手指用力紧收。歷,通“ 櫪 ”。《庄子·天地》:“则是罪人交臂歷指,而虎豹在於囊槛,亦可以为得矣。” 王先谦 集解引 宣颖 曰:“歷指,关指。”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二:“ 蔡 有家难, 郭 为证佐,至受官刑,交臂歷指,口无二辞。”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