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才諝诸公争汲引,文高后学共仪刑 |
释义 | 才諝诸公争汲引,文高后学共仪刑王炎 《和周南吉二绝》出自宋代王炎《和周南吉二绝》:才諝诸公争汲引,文高后学共仪刑。 注释参考诸公(1).众公卿。《公羊传·隐公五年》:“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诸公者何?诸侯者何?天子三公称公,王者之后称公,其餘大国称侯。” 汉 班固 《bai1*1虎通·礼乐》:“诸公六六为行,诸侯四四为行。” (2).诸多年老长者。《史记·田叔列传》:“ 叔 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 张守节 正义:“诸公谓丈人行也。” (3).泛称各位人士。 唐 杜甫 《醉时歌》:“诸公衮衮登臺省,广文先生官独冷。” 元 贡师泰 《送江西傅与砺赴广州教授》诗:“买得 吴 船便欲东,更骑羸马别诸公。”《儒林外史》第十七回:“三位先生,小弟有个疑难在此,诸公大家参一参。” 汲引汲引 (jíyǐn) 引导;开导 guide;draw up (water) and conduct it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 比喻提拔或荐推人才 promote 汲引忘疲,奖提不倦。——骆宾王《上兖州刺史启》高后(1).指 商汤 。《书·盘庚中》:“予念我先神后之劳尔先,予丕克羞尔,用怀尔然……高后丕乃崇降罪疾,曰:‘曷虐朕民?’” 孔 传:“ 汤 必大重下罪疾於我。” 孔颖达 疏:“ 殷 之先世神明之君惟有 汤 耳。故知神后谓 汤 也。下高后、先后与此神后一也。神者言其通圣,高者言其德尊。” (2).称本朝的开国君主。 宋 曾巩 《王制三》:“使常棣之泽配前闻人,维城之休承我高后。” 仪刑仪刑 (yíxíng) 效法;法式 follow 仪刑文王,万邦作孚。——《诗·大雅·文王》 集传:“仪,象;刑,法。” 典范,典型 type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