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何曾着眼看桃李,天台洞口呼刘郎 |
释义 | 何曾着眼看桃李,天台洞口呼刘郎汪莘 《潘别驾寄牡丹歌次韵》出自宋代汪莘《潘别驾寄牡丹歌次韵》:别驾寄我新时章,赏花须赏花中王。 注释参考何曾何曾 (hécéng) 反问表示未曾 never 你何曾想到他今天会成为总统?着眼[have sth.in mind;fix one's attention on] 注目;考虑 着眼于人民 详细解释(1).犹举目;入眼。 宋 贺铸 《木兰花》词:“朝来著眼沙头认,五两竿摇风色顺。” 明 唐寅 《警世》诗之一:“措身物外谢时名,著眼閒中看世情。”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废池吹縠,野田方罫,著眼都如画。” (2).(从某方面)考虑;观察。 明 李贽 《史纲评要·周纪·赧王》:“买骨大须著眼,若是假骨,千里马断不至矣。” (1).犹举目;入眼。 宋 陈师道 《小放歌行》:“春风永巷闭娉婷,长使青楼误得名。不惜卷帘通一顾,怕君着眼未分明。” (2).(从某方面)考察;观察。《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只是他二位是一片仁厚心肠,只感念姑娘救了自己的儿子,延了 安 家的宗祀,大处着眼,便不忍吹求到此。” 鲁迅 《且介亭杂文·连环图画琐谈》:“但要启蒙,即必须能懂。懂的标准,当然不能俯就低能儿或白痴,但应该着眼于一般的大众。” 桃李桃李 (táolǐ) 桃花和李花;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喻人的青春年少;喻争荣斗艳、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 peaches and plums天台(1).谓尚书台、省。《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天臺县远,众所絶意。”《北齐书·文宣帝纪》:“仍摄天臺,总参戎律。”《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二年》:“臣何敢久污天臺、辱东朝乎?” 胡三省 注:“天臺,谓尚书省。”参见“ 三臺 ”。 (2).对太守、县令等地方行政官的尊称。《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太守道:‘他怎么敢赖你?’ 程元 道:‘……万乞天臺老爷做主。’” 明 郑仲夔 《耳新·经国》:“今幸遇天臺,夫冤庶伸有日。” 山名。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天台 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明 杨珽 《龙膏记·邂逅》:“听言词有意相怜,怕重来 天台 路远。”详“ 天台山 ”。 刘郎(1).指 南朝 宋武帝 刘裕 。《宋书·符瑞志上》:“逆旅嫗曰:‘ 刘郎 在室内,可入共饮酒。’” (2).指 汉武帝 刘彻 。 唐 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 刘郎 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3).指 汉高祖 刘邦 。 宋 辛弃疾 《六幺令》词:“长喜 刘郎 马上,肯听诗书説。” (4).指 三国 蜀 先主刘备 。 宋 王千秋 《贺新郎·石城吊古》词:“要约 刘郎 铜雀醉,底事遽争 荆 楚 。” (5).指 东汉 刘晨 。相传 刘晨 和 阮肇 入 天台山 采药,为仙女所邀,留半年,求归,抵家子孙已七世。 唐 司空图 《游仙》诗之二:“ 刘郎 相约事难谐,雨散云飞自此乖。” 后蜀 顾夐 《虞美人》词:“此时恨不驾鸞皇,访 刘郎 。” 清 无名氏 《后会仙记》:“ 刘郎 曾否访仙山,柳色青春正可攀。” (6).借指情郎。 宋 周邦彦 《苏幕遮》词:“翠屏深,香篆裊。流水落花,不管 刘郎 到。”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寄扇》:“只愿扇儿寄去的速,师父束装得早,三月三 刘郎 到了,携手儿下妆楼。”参见“ 刘阮 ”。 (7). 唐 刘禹锡 《元和十年自郎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 玄都观 里桃千树,尽是 刘郎 去后栽。”此为 禹锡 自称,后因以“刘郎”指 禹锡 。 唐 白居易 《醉中重留梦得》诗:“ 刘郎 刘郎 莫先起, 苏臺 苏臺 隔云水。”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