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形容樗栎隐,意象岱嵩添 |
释义 | 形容樗栎隐,意象岱嵩添晁补之 《和关彦远雪》出自宋代晁补之《和关彦远雪》:春雨翻成雪,朝垆未觉炎。 注释参考形容形容 (xíngróng) 传达一种观念、印象或对某些无形事物之性质及特色的了解 describe;express;modify 形容 (xíngróng) 形体容貌 appearance;countenance 形容枯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形容 (xíngróng) 描述 describe 以寸管形容。——清· 林觉民《与妻书》樗栎(1).《庄子·逍遥游》:“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又《人间世》:“ 匠石 之 齐 ,至於 曲辕 ,见櫟社树……曰:‘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槨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后因以“樗櫟”喻才能低下。 唐 欧阳詹 《寓兴》诗:“桃李有奇质,樗櫟无妙姿。” (2).用为自谦之辞。 宋 苏轼 《和穆父新凉》:“常恐樗櫟身,坐缠冠盖蔓。” 明 朱鼎 《玉镜台记·闻鸡起舞》:“下官樗櫟之才,岂足为元帅副。”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麻疯女邱丽玉》:“自慙樗櫟,仰託蔦萝,良所深愿。” 意象意象 (yìxiàng) 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融合成的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的东西 image;imaggery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