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太元亦坐免,不调十余年 |
释义 | 太元亦坐免,不调十余年文同 《徐太元》出自宋代文同《徐太元》:彼徐太元者,杭州之参军。 注释参考太元[title of the emperor XiaoWu' reign in Dong Jing Dynasty] 东晋孝武帝司马曜的年号(公元376—396年) 晋太元中 武陵人。——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详细解释(1).犹太空。《云笈七籤》卷二十:“出驾八景,浮游太元。”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一章:“虽形有大小,而其分浩气於太元,挹涓滴於大海,无以异也。” (2).道教认为人体各部位都有主司之神。其神各有名字。人发居头之上,故其字曰 太元 。《黄庭内景经·至道》:“髮神 苍华 字 太元 。” 梁丘子 注:“白与黑谓之苍,最居首上,故曰太元。” 坐免因事或因罪免职。《后汉书·侯霸传》:“ 歆 又证岁将飢凶,指天画地,言甚刚切,坐免,归田里。” 不调(1).不协调。《汉书·元帝纪》:“阴阳不调,黎民饥寒。”《后汉书·章帝纪》:“比年阴阳不调,饥饉屡臻。” (2).特指音调不和谐。《韩非子·难三》:“且 中期 之所官,琴瑟也。弦不调,弄不明, 中期 之任也。”《汉书·董仲舒传》:“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 (3).与人合不来。《楚辞·东方朔<七谏·谬谏>》:“不论世而高举兮,恐操行之不调。” 王逸 注:“调,和也……恐不知於俗而见憎於众也。” (1).未得升迁。《汉书·张安世传》:“有郎功高不调。” 颜师古 注:“调,选也。” (2).犹言不才。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下:“时京城不调少年相效,谓之拍弹。” 宋 王禹偁 《谢赐侄男大理评事表》:“伏以法寺美官,圣朝好爵,凡云选授,必择器能。岂期不调之材,遽忝起家之命。” 宋 范仲淹 《与中舍书》:“如子弟不调,或在襄邑作过逃来,即发遣他去,恐相负累,请仔细相度。” 余年[one's remaining years] 暮年;晚年 详细解释(1).一生中剩馀的年月。指晚年,暮年。《文选·祢衡<鹦鹉赋>》:“痛母子之永隔,哀伉儷之生离。匪餘年之足惜,慜众雏之无知。” 吕向 注:“言此餘命不足怜,慜其众雏未有所识也。” 唐 李德裕 《雨后净望河西连山怆然成咏》:“唯怀药饵蠲衰病,为惜餘年报主恩。”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蒋仁伯》:“不若 安 往,得为国家効犬马,且以慰老母餘年。” 巴金 《随想录·文学的作用》:“我既然活到七十五岁,不曾中毒死去,那么今天也不妨吹一吹牛说:我身上有了防毒性、抗毒性,用不着躲在温室里度余年了。” (2).谓其他的年分。《魏书·高祖纪》:“今东作既兴,人湏肄业。其敕在所督课田农,有牛者加勤於常岁,无牛者倍庸於餘年。”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