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遇敌舞蛇矛,逢谈捉犀柄。 |
释义 | 遇敌舞蛇矛,逢谈捉犀柄。陆龟蒙 《村夜二篇》出自唐朝陆龟蒙《村夜二篇》江上冬日短,裴回草堂暝。鸿当绝塞来,客向孤村病。 注释参考遇敌抵当敌军;对付敌方。《商君书·外内》:“以此遇敌,是以百石之弩射飘叶也,何不陷之有哉!” 蛇矛亦作“虵矛”。古兵器名。矛之长者。 唐 杜牧 《郡斋独酌》诗:“犀甲 吴 兵鬭弓弩,蛇矛 燕 戟驰锋鋩。”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 陈安 刀矛并发,十伤五六,一时目为壮士,而 平先 搏战,三交,夺其虵矛,悬头涧曲,易若探囊。” 鲁迅 《呐喊·风波》:“他两手同时捏起拳头,仿佛握着无形的蛇矛模样,向 八一嫂 抢进几步道,‘你能抵挡他么!’” 犀柄指犀柄麈尾。 唐 陆龟蒙 《村夜》诗之一:“遇敌舞虵矛,逢谈捉犀柄。” 宋 苏轼 《径山道中次韵答周长官》:“不如从我游,高论发犀柄。”参见“ 犀柄麈尾 ”。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