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从却睡魔通夕语,明窗茗粥不体浓 |
释义 | 从却睡魔通夕语,明窗茗粥不体浓张耒 《次韵慎思贻二公诵诗》出自宋代张耒《次韵慎思贻二公诵诗》:西城永夜灵鼍鼓,北寺五更青石钟。 注释参考睡魔睡魔 (shuìmó) 喻指人受强烈睡意的侵袭 strong desire to sleep 建茶三十斤,不审味如何?奉赠 包居士,僧房战睡魔。—— 宋· 苏轼《赠包安静先生》通夕整夜。《淮南子·精神训》:“病疵瘕者,捧心抑腹,膝上叩头,踡跼而諦,通夕不寐。”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二:“若有秽恶及其所止者,则有虎通夕来守,人不去,便伤害人。” 宋 韩琦 《壬子十一月二十九日时雪方洽》诗:“万方蒙泽人人贺,通夕无风阵阵乾。” 周善培 《辛亥四川事变之我·王豹君侍郎六十寿叙》:“ 采帅 豪饮,平生未尝醉,独辛亥六月初二日大醉而哭通夕。” 茗粥即茶粥。 晁载之 《续谈助》卷五引 唐 杨华 《膳夫经手录》:“茶,古不闻食之,近 晋 宋 以降, 吴 人採其叶煑,是为茗粥。” 宋 苏轼 《绝句》之二:“偶与老僧煎茗粥,自携脩綆汲清泉。” 清 唐孙华 《夏日斋中读书》诗之三:“忘忧代萱苏,破睡调茗粥。”参见“ 茶粥 ”。 不体(1).不遵守礼制。《左传·定公十五年》:“嘉事不体,何以能久?” 杨伯峻 注:“体即礼也。礼与体古本可通。” (2).不合体式。《资治通鉴·晋安帝元兴三年》:“ 玄 ( 桓玄 )性苛细,好自矜伐。主者奏事,或一字不体,或片辞之谬,必加纠擿,以示聪明。” 胡三省 注:“谓字之上下偏傍不合体也。”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