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既混元初判,两仪布景,复还根本,全籍灵台 |
释义 | 既混元初判,两仪布景,复还根本,全籍灵台张继先 《沁园春》出自宋代张继先《沁园春》:真一长存,太虚同体,妙门自开。 注释参考混元(1).指天地元气。亦指天地。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六九:“混元生两仪,四象运衡璣。”《后汉书·班固传》:“厥道至乎经纬乾坤,出入三光,外运混元,内浸豪芒。” 李贤 注:“混元,天地之总名。” 唐 方干 《处州洞溪》诗:“混元融结后,便有此溪名。” 宋 司马光 《次韵和邻几秋雨十六韵》:“混元初不宰,霪雨浩无程。”《封神演义》第八二回:“混元初判道为尊,炼就乾坤清浊分。” (2).谓开天辟地之时。形容极古远的时代。 唐 白居易 《卯时酒》诗:“似游 华胥国 ,疑反混元代。”《云笈七籤》卷二:“混元者,记事於混沌之前,元气之始也。” 两仪(1).指天地。《易·繫辞上》:“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孔颖达 疏:“不言天地而言两仪者,指其物体;下与四象(金、木、水、火)相对,故曰两仪,谓两体容仪也。”《晋书·挚虞传》:“考步两仪,则天地无所隐其情;準正三辰,则悬象无所容其谬。”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当日三才始判,两仪初分;乾坤:清者为乾,浊者为坤,人在中间相混。” 金一 《文学上之美术观》:“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生矣。” (2).借指君主的父母。《旧唐书·儒学传下·卢粲》:“又 安乐公主 承两仪之泽,履福禄之基,指 南山 以锡年,仰北辰而永庇。” (3).指阴阳、男女。 鲁迅 《彷徨·高老夫子》:“ 蕊珠仙子 也不很赞成女学,以为淆乱两仪,非天曹所喜。” 布景布景 (bùjǐng) 舞台或摄影场上所布置的景物 setting 绘画时按画幅大小在画面上安排景物 composition of painting复还1.回返。 2.恢复,归还。根本根本 (gēnběn) 比喻事物的本源、根基 root 两种教义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水、土是农业的根本 他们的思想,从根本上说,并没有超出宋儒理学。——《事事关心》 根本 (gēnběn) 基础或本质 basic;fundamental 根本原因 根本的基础学科,就是研究物质运动基本规律的物理,加上作科学技术工具的数学。——《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 根本 (gēnběn) 完全 at all 我根本就不赞成你的主张 简直;从来 simply 奴隶主根本不把奴隶当人看待 这种事我根本没干过 彻底 thoroughly 必须根本改变这里的落后面貌灵台灵台 (língtái) 指心;心灵 heart;soul;spirit 不可内于灵台。——《庄子·庚桑楚》 放灵柩或死者遗像、骨灰盒的台 a platform for a bier 灵台左右排列着花圈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