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他山之石能攻玉,诗人此意宜三复 |
释义 | 他山之石能攻玉,诗人此意宜三复袁燮 《他山之石》出自宋代袁燮《他山之石》:他山之石能攻玉,诗人此意宜三复。 注释参考他山之石《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毛 传:“错,石也,可以琢玉。举贤用滞,则可以治国。” 郑玄 笺:“它山喻异国。”又:“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毛 传:“攻,错也。”本谓别国的贤才也可用为本国的辅佐,正如别的山上的石头也可为砺石,用来琢磨玉器。后因以“他山之石”喻指能帮助自己改正错误缺点或提供借鉴的外力。 明 李贽 《复陶石篑》:“生因质弱,故儘一生气力与之敌斗,虽犯众怒,被谤訕,不知正是益我他山之石。”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杰作小说>小引》:“外国文学的翻译极其有限,连全集或杰作也没有,所谓可资‘他山之石’的东西实在太贫乏。” 成语解释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他山之石出处《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为错。”攻玉(1).谓将玉石琢磨成器。《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朱熹 集传:“两玉相磨不可以成器,以石磨之,然后玉之为器,得以成焉。”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玉》:“﹝中国解玉沙﹞精粹如麵,借以攻玉,永无耗折。” (2).喻匡正过错。《花月痕》第五回:“于是故人阁部,念攻玉之情,敦分金之谊。” 诗人诗人 (shīrén) 作诗的名人 poet 生来就是一个诗人,不是造就出来的三复犹言三遍。《新唐书·忠义传中·张巡》:“读书不过三復,终身不忘。” 谓反复诵读。 晋 陶潜 《答庞参军》诗序:“三復来貺,欲罢不能。” 唐 李白 《任城寺大钟铭》:“天书褒荣,辉之简牘,稽首三復,子孙其传。” 金 宇文虚中 《姑苏滕惇礼榜所居阁曰斋心》诗:“老夫未涉天游趣,三復《南华》第四篇。” dong1*1必1*1武 《我国抗战四周年之民主政治》:“‘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这两句古语,值得政府当局三复的。”参见“ 三復白圭 ”。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