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含怨吞声,两行清泪,渍透千重铁 |
释义 | 含怨吞声,两行清泪,渍透千重铁张红桥 《念奴娇·凤凰山下》出自明代张红桥《念奴娇·凤凰山下》:凤凰山下,恨声声玉漏、今宵易歇。 注释参考含怨含怨 (hányuàn) 心怀怨恨 bear a grudge;nurse a grievance吞声[dare not cry out;gulp down one's sobs] 不敢出声,特指哭泣不敢出声 详细解释(1).不出声;不说话。 汉 马融 《长笛赋》:“于时也, 緜驹 吞声, 伯牙 毁絃。”《后汉书·宦者传·曹节》:“羣公卿士,杜口吞声,莫敢有言。” 唐 刘禹锡 《谢门下武相公启》:“吞声咋舌,显白无路。” 元 无名氏 《神奴儿》第三折:“一个个都吞声儿就牢狱。” 刘半农 《耻辱的门》诗:“我呢?我除吞声承受外,那空气,你的上帝所造的空气,还肯替我的呻吟,颤动出一半个低微的声浪么?” (2).无声地悲泣。 唐 杜甫 《哀江头》诗:“ 少陵 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 曲江 曲。” 宋 贺铸 《忆秦娥》词:“王孙何许音尘絶,柔桑陌上吞声别。”《三国演义》第三回:“帝与王伏至四更,露水又下,腹中飢馁,相抱而哭;又怕人知觉,吞声草莽之中。”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是四种人……怙势作威,足使人敲髓洒膏,吞声泣血。” 两行(1). 庄子 谓不执着于是非的争论而保持事理的自然均衡为“两行”。《庄子·齐物论》:“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 郭象 注:“任天下之是非。” (2).两者一起通行、流行。《毛诗·周南关雎诂训传》 唐 陆德明 题注:“故训旧本多作故,今或作詁……案:詁、故皆是古义,所以两行。” (3).两者一起施行、实行。《新唐书·吕諲传》:“始在 河西 ,悉知诸将能否,及为尹,奏取材者数十人总牙兵,故威惠两行。” 清泪眼泪。 宋 曾巩 《秋夜》诗:“清泪昏我眼,沉忧回我肠。” 明 沉德符 《野获编·佞幸·佞人涕泣》:“乃以数行清泪,再荷收録,终以爱弛。” 郁达夫 《沉沦》一:“他的眼睛里就涌出了两行清泪来,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缘故。” 千重千层,层层迭迭。《后汉书·马融传》:“羣师叠伍,伯校千重。” 宋 陆游 《长相思》词之一:“云千重,水千重,身在千重云水中,月明收钓筒。”《红旗歌谣·唱得幸福落满坡》:“前坡蜜桃后坡梨,千重万迭金银坡。”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