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乃知一艺不独善,所贵名节坚松筠 |
释义 | 乃知一艺不独善,所贵名节坚松筠强至 《和楼志国范君武读胡尉临安所获颜鲁公书断碑》出自宋代强至《和楼志国范君武读胡尉临安所获颜鲁公书断碑》:书名唐世凡几人,鲁公运笔独有神。 注释参考一艺亦作“ 一蓺 ”。1.“六艺”之一。指经学的一种。《史记·儒林列传》:“能通一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汉书·艺文志》:“古之学者,耕且养,三年而通一艺。”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敏速》:“ 天宝 中, 汉州 雒县 尉 张涉 应一艺,自举日试万言,须中书考试。” 宋 曾巩 《读书》诗:“古人至白首,搜穷败肝肠,仅名通一艺,著书欲煌煌。” (2).谓一种才能或技艺。《后汉书·邓禹传》:“有子十三人,各使守一蓺。”《诗话总龟·艺术》引 宋 李颀 《古今诗话》:“ 唐 世一艺,如 公孙大娘 舞剑, 曹刚 琵琶, 米嘉荣 歌,皆见於 唐 贤诗句,遂知名於后世。”《荡寇志》第一二三回:“虚度七十二春,自幼不成一艺。” 梁斌 《红旗谱》四:“﹝ 严志和 ﹞从此一艺顶三工,一家人才不吃糠咽菜了。” 不独不独 (bùdú) 连词。不但 not only 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鲁迅《祝福》名节名誉与节操。 出处: 《汉书·龚胜传》:“二人相友,并著名节。” 晋 李密 《陈情事表》:“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晋书·吕光载记》:“欲全卿名节 ,不使贻笑将来。” 宋 王禹偁 《上史馆吕相公书》:“今馆中之士先进者……皆砥砺名节,老于文学。” 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董先生(董其昌)曰:‘ 公(袁可立)护名节,胜于功名。善刀而藏,见机勇退’” 明 于谦《无题》: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 。 许杰 《邻居》一:“人家的名节呢,你不能轻易毁坏。” 松筠松树和竹子。《礼记·礼器》:“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后因以“松筠”喻节操坚贞。 南朝 齐 王融 《奉和南海王殿下咏秋胡妻》:“日月共为照,松筠俱以贞。”《梁书·元法僧等传论》:“ 侃 则临危不挠, 鸦仁 守义殞命,可谓志等松筠,心均铁石。” 唐 杜甫 《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浪迹同生死,无心耻贱贫。偶然存蔗芋,幸各对松筠。”《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 娇鸞 松筠之志虽存,风月之情已动。”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