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词名句:

 

名句 衲僧家,脚跟下一段光明,十日并照,明察秋毫
释义

衲僧家,脚跟下一段光明,十日并照,明察秋毫

释绍昙 《偈颂一百零四首》

出自宋代释绍昙《偈颂一百零四首》:

天高地厚,水阔山遥。
古今常理,何用忉忉。
衲僧家,脚跟下一段光明,十日并照,明察秋毫
不拣侯门射策,何须华顶降魔。
孤迥迥,冷萧萧,无羰翻黑月,魑魅哭连宵。

注释参考

衲僧

和尚,僧人。 唐 黄滔 《上李补阙》诗:“諫草封山药,朝衣施衲僧。” 元 萨都剌 《江城玩雪》诗:“舟子迷归寒浦外,衲僧疑在白云间。”《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况自此再三十年, 京 已寿登耄耋,更削髮披緇坐此洞中为衲僧耶?”

脚跟

脚跟,脚根 (jiǎogēn,jiǎogēn) 脚后跟 heel 站稳脚跟

一段

一段 (yīduàn) 一部分 a section of 一段树干

光明

光明 (guāngmíng) 亮光 light 不时的还有一串光明从山上横飞过来,想是火车周行。——冰心《寄小读者》 荣耀;光彩 glory 身后犹光明 光明 (guāngmíng) bright;promissing 明亮的 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祝福》 比喻正义或有希望 光明大道 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回忆我的母亲》 没有私心 openhearted 光明磊落 心地光明

十日

(1).古代神话传说天本有十日, 尧 命 后羿 射落九日。《山海经·海外东经》:“ 汤谷 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 黑齿 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淮南子·墬形训》:“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按《归藏》之经,大明迂怪,乃称 羿 毙十日, 嫦娥 奔月。” 唐 韩愈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 尧 呼大水浸十日,不惜万国赤子鱼头生。女於此时若食日,虽食ba1-1九无馋名。”参见“ 十日并出 ”。

(2).十干所表示的日子。《周礼·春官·冯相氏》:“ 冯相氏 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辨其叙事,以会天位。”《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杜预 注:“甲至癸。” 唐 韩愈 《送幽州李端公序》:“国家失太平,於今六十年矣,夫十日十二子相配,数穷六十,其将復平,平必自 幽州 始。”《新五代史·司天考一》:“周天一藏,四时,二十四气,七十二候,行十日十二辰,以为历。”

明察秋毫

明察秋毫 (míngchá-qiūháo) 明细观察秋日兽类的毫毛。极言能敏锐辨别是非,观察细微,不受蒙蔽 omniscient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孟子·梁惠王上》 成语解释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只看到小处,看不到大处。明察秋毫出处《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随便看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Abct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2/2 21:5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