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瘠瘵高眠稳,疏慵入静便 |
释义 | 瘠瘵高眠稳,疏慵入静便冯时行 《山居》出自宋代冯时行《山居》:溪带三弓地,山开一盖天。 注释参考瘠瘵因患病而瘦弱。 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譬有患癆病者……其稍进者,见其羸尪瘠瘵之亟当培养也,而又习闻夫参苓术桂之可以引年也,於是旁採旧方,进以补剂。” 高眠(1).高枕安眠。 唐 耿湋 《春日题苗发竹亭》诗:“闲咏疏篁近,高眠远岫微。” 宋 王禹偁 《五更睡》诗:“左宦离双闕,高眠尽五更。” 清 李渔 《蜃中楼·姻阻》:“介寿归来, 河 清无事,龙宫尽日高眠。” (2).指闲居。 唐 李华 《与弟莒书》:“未遇 赵公 之举,马厩高眠,古今一也。” 明 袁宏道 《初杜门》诗:“一笑挥铜綬,高眠谢部民。” 疏慵亦作“疎慵”。亦作“疎庸”。亦作“踈慵”。疏懒;懒散。 唐 元稹 《台中鞫狱忆开元观旧事》诗:“疏慵日高卧,自谓轻人寰。” 宋 梅尧臣 《自咏》:“非同 叔夜 傲,切莫怪疎慵。” 明 刘基 《旅兴》诗之二六:“疎庸厌人事,疲病畏交游。” 明 高启 《东师寓廨》诗之三:“鼠跡尘凝帐,蛙声雨到池。踈慵堪置散,不敢怨名卑。” 清 姚鼐 《怀陈伯恩》诗:“壮年车马剧驰奔,晚节疏慵日闭门。” 入静入静 (rùjìng) 道家的一种修行方法,在室内静坐,排除一切杂念 (of Taoism) in meditation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