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忽忆簪史笔,早趋辟苍龙 |
释义 | 忽忆簪史笔,早趋辟苍龙张耒 《宣城至日谒天庆观行香呈郡僚》出自宋代张耒《宣城至日谒天庆观行香呈郡僚》:溪山惨残岁,况乃值深冬。 注释参考史笔(1).历史记载的代称。指史册。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使名挂史笔,事列朝荣,虽身分 蜀 境,首悬 吴 闕,犹生之年也。” 宋 王禹偁 《郑善果非正人论》:“史臣谓 郑善果 幼事贤母,长为正人。予以 善果 行事验之,见史笔之失。”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古史笔多缘饰》:“古今所谓忠臣孝子,皆未足深信,乃史笔之缘饰,欲为后代美谈耳。” (2).指修史之笔。《晋书·文苑传·曹毗》:“既登 东观 染史笔,又据太学理儒功。” 明 宋濂 《吴公行状》:“他时执史笔者,尚有考於斯焉。” (3).指执史笔之人,史官。 唐 韩愈 《石君墓志铭》:“故相国 郑公 餘庆 ,留守 东都 ,上言 洪 可付史笔。” (4).史家记叙史实的笔法。 唐 岑参 《佐郡思旧游》诗:“史笔众推直,諫书人莫窥。”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一》:“余谓 刘 有史学,无史笔。” 孙犁 《澹定集·与友人论传记》:“史笔和文学之笔,应该分别开。” 趋辟(1).谓走在前面驱赶行人,使之回避车驾。《周礼·秋官·条狼氏》:“掌执鞭以趋辟。” 郑玄 注:“趋辟,趋而辟行人。” 孙诒让 正义:“注云‘趋辟,趋而辟行人’者,前马而趋御行人,使辟王及诸侯之车,无有干犯也。” (2).速行以避退。《周礼·秋官·司仪》:“君答拜,客趋辟。” 苍龙苍龙 (cānglóng) Black Dragon 二十八宿中东方七宿,即角、亢、氐、房、心、尾、箕的合称 太岁星,古时以为凶神,今比喻极其凶恶的人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mao1~1泽1*1东《清平乐·六盘山》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