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
释义 |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列御寇 《愚公移山》出自先秦列御寇《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注释参考北山(1).泛指北面的山。《诗·小雅·南山有台》:“南山有臺,北山有莱。” 唐 李白 《题元丹丘颍阳山居》诗:“却顾北山断,前瞻南岭分。”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四:“此去东山又北山,镜中强半尚红颜。” (2).山名。即 北邙山 。在今 河南 洛阳市 东北。《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夏四月,王田 北山 ,使公卿皆从。” 杜预 注:“ 北山 , 洛 北芒 也。”《文选·陆机<君子有所思行>》:“命驾登 北山 ,延佇望城郭。” 刘良 注:“谓登 北邙 望 晋 都。” (3).山名。即 钟山 ,又名 紫金山 。在今 江苏 南京市 东。《文选·孔稚圭<北山移文>》 吕向 题解:“ 钟山 在都北。其先 周彦伦 隐於此山,后应詔出为 海盐县 令。今欲却过此山, 孔生 乃假山灵之意移之,使不许得至,故云‘北山移文’。” 清 吴伟业 《途中遇雪即事言怀》诗:“有道寧徵 管 ,无才却荐 嵇 。 北山 休誚让, 东观 岂攀躋。” 愚公(1).“愚公移山”故事的主人公。亦常用以比喻作事有顽强毅力、不怕困难的人。 宋 辛弃疾 《玉楼春·用韵答傅岩叟叶仲洽赵国兴》词:“青山不解乘云去,怕有 愚公 惊着汝。” 明 夏完淳 《大哀赋》:“人容鼓吏之狂,世笑 愚公 之癖。” 清 陈维崧 《洞仙歌·善权洞》词:“天风忽下,劈破青红茧, 夸父 、 愚公 费裁剪。” (2).泛指隐者。 唐 高适 《封丘作》诗:“州县才难适,云山道欲穷。揣摩慙黠吏,栖隐谢 愚公 。” 唐 杜甫 《赠比部萧郎中十兄》诗:“ 中散 山阳 锻, 愚公 野谷邨。”参见“ 愚公谷 ”。 九十(1).泛指多数。《诗·豳风·东山》:“亲结其縭,九十其仪。” 郑玄 笺:“女嫁,父母既戒之,庶母又申之,九十喻丁寧之多。”《诗·小雅·无羊》:“九十其犉。” 郑玄 笺:“今乃犉者九十头,言其多矣。” (2).指九十岁。《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二:“九十行带索,飢寒况当年。” 唐 皮日休 《鲁望以花翁之什见招因次韵酬之》:“九十携锄傴僂翁,小园幽事尽能通。” (3).谓一季。一季九十日。 唐 陈陶 《春归去》诗:“九十春光在何处,古人今人留不住。” 陈世宜 《得天梅书却寄》诗:“九十春光一梦醒,江南无数乱峯青。”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