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文华张右史,正素老先生 |
释义 | 文华张右史,正素老先生曾几 《送戚弼甫解官盐场二首》出自宋代曾几《送戚弼甫解官盐场二首》:听说君中外,堂堂世上名。 注释参考文华(1).文章的华采。《后汉书·班彪传论》:“ 班彪 以通儒之才,倾侧危乱之閒……敷文华以纬国典,守贱薄而无闷容。” 唐 刘得仁 《上翰林丁学士》诗:“官自文华重,恩因顾问生。”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 宋 、 齐 、 梁 、 陈 惟以文华相尚,门第相夸,亦不足观。” (2).才华,文才。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二:“ 周 补闕 乔知之 有婢 碧玉 ,姝艷能歌舞,有文华。” 宋 苏轼 《谢曹子方惠新茶》:“ 陈植 文华斗石高, 景公 诗句復称豪。” 王闿运 《祭常都尉文》:“虽怀武志,实藴文华。” (3).指有才华的人。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名声》:“有一士族,读书不过二三百卷……朝廷以为文华。” (4).文化昌盛。 唐 韦应物 《寄皎然上人》诗:“ 茂苑 文华地,流水古僧居。” (5).指文华殿。 明 唐顺之 《请皇太子受朝疏》:“ 文华 受朝之仪缺而未讲,臣民稽首之敬抑而未伸。” 右史(1).古代史官名。《礼记·玉藻》:“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汉书·艺文志》:“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官制》:“前代修史,左史纪言,右史纪动。”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二章第一节:“古人是‘左史记言,右史记事’,所有古事古言都是出于史官之手。” (2). 唐 以后为中书省起居舍人的别称。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二:“ 赵右史 家有 顾禧 景蕃 补注《东坡长短句》真蹟云。”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容斋随笔》:“至起居郎曰左史,起居舍人曰右史,至 宋 犹沿其称,然实为 高宗 龙朔 二年所改官名,未几復旧,而此两官沿称不改。” (3).复姓。《通志·氏族四》:“古者右史记事, 周 有 右史武 ,见 宋衷 《世本》。” 老先生(1).对年高望重者的敬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时 谊 年二十餘,最为少。每詔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 贾生 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哄丁》:“我説的是那没体面的相公们,老先生是正人君子,岂有偷觜之理。” 邹韬奋 《患难馀生记》第一章:“老先生宁愿和其他救国同志共甘苦,不愿独坐,始终未曾应允。”亦省称“ 老先 ”。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大撒脚步正往东北走,合伙了箇 敬仲 老先纔显俺的名。” (2).旧时官场中的称呼。 宋 时已有之,但非仕途常称; 元 时始称于官场; 明 代,三司见督抚称老先生,见巡抚称先生大人,虽行而犹有分别; 清 康熙 以后渐滥,京官通称老先生。 明 冯惟敏 《新水令·送李阁老石鹿归田》套曲:“呀,老先生去国,方显的元臣出处得其宜。”《儿女英雄传》第三二回:“他的子孙往往的求那班名公老先生们把他平日的好处怎长怎短的给他写那么一大篇。”亦省称“ 老先 ”。 清 翟灏 《通俗编·何氏语林》:“前 明 太监称卿大夫,每曰‘老先’而不云‘生’。”《醒世姻缘传》第四回:“ 钱少宰 老先新点了兵部,狠命的央晚生陪他上京。”参阅 清 赵翼 《陔馀丛考·老先生》。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