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大阿罗汉宾度罗,奉持末后如来印 |
释义 | 大阿罗汉宾度罗,奉持末后如来印黄庭坚 《南山罗汉赞十六首》出自宋代黄庭坚《南山罗汉赞十六首》:大阿罗汉宾度罗,奉持末后如来印。 注释参考阿罗汉阿罗汉 (āluóhàn) 梵语的音译,即得道者、圣者的意思。小乘佛教所理想的最高果位,佛果;也是对断绝了一切嗜好qing1-1欲、解脱了烦恼、受人崇拜敬仰的圣人的一种称呼。又叫“罗汉” Arhat 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峰龙湫。——宋·沈括《梦溪笔谈》宾度罗亦作“賔度罗”。罗汉名。十六罗汉中的第一尊者,全名 宾头卢颇罗堕闍 ,相传为 佛陀 出家时之师。 宋 黄庭坚 《十六罗汉赞》之一:“大阿罗汉 賔度罗 ,奉持末后 如来 印。” 奉持(1).保持,保住。 汉 王充 《论衡·命禄》:“命禄不能奉持,犹器之盈量,手之持重也。” (2).犹奉行。《百喻经·愿为王剃须喻》:“奉持少戒便以为足,不求涅槃胜妙法也。”《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学了这家术法,一些也胡乱做事不得了。儘有奉持不谨,反取其祸的。” (3).犹主持,料理。 清 刘大櫆 《方氏节母传》:“母氏 谢安人 寿终,太孺人以嫠妇奉持丧殯,尽哀尽礼。” 末后末后 (mòhòu) 最后 finally;in the end如来佛的别名。梵语意译。“如”,谓如实。“如来”即从如实之道而来,开示真理的人。又为 释迦牟尼 的十种法号之一。《金刚经·威仪寂静分》:“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南朝 宋 谢灵运 《庐山慧远法师诔》:“仰弘如来,宣扬法雨;俯授法师,威仪允举。”《西游记》第七回:“众神随至 寳莲臺 下啟知, 如来 召请。” 清 赵翼 《大石佛歌》:“是谁凿破山骨裂,幻出如来身半截。”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