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词名句:

 

名句 目察秋毫之末,耳不闻雷霆之音;耳调玉石之声,目不见泰山之高
释义

目察秋毫之末,耳不闻雷霆之音;耳调玉石之声,目不见泰山之高

刘安及其门客 《淮南子·俶真训》

摘自《淮南子·俶真训》

解释:眼睛能看到鸟兽在秋天新生的细毛,(但是)耳朵听不见雷霆的震响;耳朵善于听玉石相击的清脆声音,(但是)眼睛看不见巍峨高耸的太山。

原文摘要:
五藏无蔚气,祸福弗能挠滑,非誉弗能尘垢,故能致其极。非有其世,孰能济焉?有其人,不遇其时,身犹不能脱,又况无道乎!且人之情,耳目应感动,心志知忧乐,手足之疾痒,辟寒暑,所以与物接也。蜂虿螫指而神不能檐,蚊虻肤而知不能平,夫忧患之来,撄人心也,非直蜂虿之螫毒而蚊虻之惨怛也,而欲静漠虚无,奈之何哉!夫目察秋毫之末,耳不闻雷霆之音;耳调玉石之声,目不见泰山之高,何则?小有所志而大有所忘也。今万物之来,擢拔吾性,攓取吾情,有若泉源,虽欲勿禀,其可得邪?今夫树木者,灌以瀿水,畴以肥壤,一人养之,十人拔之,则必无余孽,又况与一国同伐之哉!虽欲久生,岂可得乎?今盆水在庭,清之终日,未能见眉睫,浊之不过一挠,而不能察方员。人神易浊而难清,犹盆水之类也,况一世而挠滑

注释参考

秋毫之末

秋日禽兽毛的末端。比喻极为微细的东西。《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朱熹 集注:“毛至秋而末鋭,小而难见也。”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春秋》辨物之理以正其名,名物如其真,不失秋毫之末。”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祝玉成牙画》:“画事入微,渺如秋毫之末。”亦作“ 秋豪之末 ”。《庄子·齐物论》:“天下莫大於秋豪之末,而 太山 为小。”

成语解释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的尖端。比喻极微小的东西或极细微的地方。秋毫之末出处《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闻雷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是时 曹公 从容谓 先主 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 操 耳。 本初 之徒,不足数也。’ 先主 方食,失匕箸。” 裴松之 注引《华阳国志》:“于时正当雷震, 备 因谓 操 曰:‘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良有以也。一震之威,乃可至於此也!’”后因以“闻雷”谓借他事掩饰自己的真实感情。《三国演义》第二一回:“勉从虎穴暂趋身,説破英雄惊sha1-1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玉石

玉石 (yùshí) 玉与石。比喻好与坏、贤与愚 jade and stone 玉石俱焚 未经雕琢之玉 uncarved jade 纵饶玉石何人攻 美石 jade;gem

不见

不见 (bùjiàn) 不曾相见 do not see;do not meet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见不着;丢失 be lost;be missing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泰山

泰山 (Tài Shān) 东岳,中国五岳之首,中国名山,海拔1524米,位于山东泰安境内。古代帝王多在此封禅、祭告天地,多古迹和文人墨迹,为旅游胜地 Mount Taishan 古人把泰山作为高山的代表,常用来比喻敬仰的人或重大、宝贵的事物 a person of distinction;a thing of sreat weight or import 有眼不识泰山 妻父的代称 father-in-law 呼妻父为泰山,一说云,泰山有丈人峰。—— 晁说之《晁氏客语》
随便看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Abct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11/9 10: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