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
释义 |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李隆基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出自唐代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注释参考进对进谒并答对。《公羊传·僖公二年》:“诸大夫有进对者曰:寝不安与?其诸侍御有不在侧者与?”《汉书·刘向传》:“ 更生 以通达能属文辞,与 王襃 、 张子侨 等并进对,献赋颂凡数十篇。” 颜师古 注:“进对,谓进见而对詔命也。”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绍熙内禅》:“既而 熹 进对,面陈 侂胄 之姦。” 清 张伯行 《<韩魏公文集>序》:“逮至两宫危疑,款曲调护,进对 慈寿 之语,同列皆为之寒心。” 言重[be flattered by sb's favourable remark] 话说得过重 详细解释(1).说话慎重。 汉 扬雄 《法言·修身》:“言重则有法,行重则有德。” 唐 杜荀鹤 《辞九江李郎中入关》诗:“愿开言重口,荐与分深人。” (2).指话说得过重。《二刻拍案惊奇》卷二:“老嬷道:‘言重,言重。老身怎好出口?’”《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那强人听了,哈哈大笑,道:‘言重!言重!这个怎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一回:“老太太言重了!” 遒文笔力雄健的文章。《晋书·文苑传赞》:“ 子安 、 太冲 ,遒文綺烂; 袁 、 庾 、 充 、 愷 ,縟藻霞焕。”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遒文丽藻,方驾 曹 王 ;英跱俊迈,联横 许 郭 。” 唐 王勃 《上绛州上官司马书》:“雄才广度,散琬琰于胸怀;逸气遒文,运风霜于掌握。” 六义(1).亦称“ 六诗 ”。《〈诗〉大序》:“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孔颖达 疏:“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大小不同而得并为六义者,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非别有篇卷也。”近人认为:风是各国的歌谣,雅是 周 王畿的歌曲,颂是庙堂祭祀的乐歌,是《诗经》的三种体制;赋是敷陈其事,比是指物譬喻,兴是借物起兴,是《诗经》的三种表现内容的方法。后指以《诗经》为代表的文学创作的精神和原则。 唐 孟郊 《读张碧集》诗:“ 天寳 太白 殁,六义已消歇。大哉《国风》本,丧而王泽竭。” 唐 罗隐 《广陵李仆射借示近诗因投献》诗:“閒寻綺思千花丽,静想高吟六义清。” (2).指六书。《晋书·卫恒传》:“有 沮诵 、 仓頡 者,始作书契,以代结绳,盖覩鸟跡以兴思也。因而遂滋,则谓之字,有六义焉。一曰指事,上、下是也。二曰象形,日、月是也。三曰形声,江、河是也。四曰会意,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老、考是也。六曰假借,令、长是也。” 清 曹寅 《夜饮和培山眼镜歌》:“六义精严神不灭,万象芸芸亲手泽。”参见“ 六书 ”。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