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手持象管书心印 |
释义 | 手持象管书心印马钰 《踏云行》出自元代马钰《踏云行》:耳听金经,口餐玉饼。 注释参考象管(1).象牙制的笔管。亦指珍贵的毛笔。 唐 罗隐 《清溪江令公宅》诗:“蛮笺象管夜深时,曾赋 陈 宫第一诗。”《水浒传》第八一回:“ 燕青 磨的墨浓, 李师师 递过紫毫象管。” (2).指笛。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混成集》:“翁一日自品象管,作数声,真有驻云落木之意,要非人间曲也。” 清 黄景仁 《宣城杂诗》:“双旌夹五马,玉簫兼象管。” 心印(1).佛教禅宗语。谓不用语言文字,而直接以心相印证,以期顿悟。《坛经·顿渐品》:“师曰:‘吾传佛心印,安敢违於佛经。’” 唐 韩偓 《江岸闲步》诗:“立谈禪客传心印,坐睡渔师著背蓬。” 宋 王禹偁 《寄赞宁上人》诗:“眉毫久别应垂雪,心印休传本似灰。” 明 寓山居士 《鱼儿佛》第三折:“心印非遥,只在本来还照。回头早,认得胎胞儘,四大皆安好。” (2).理学家借以指对圣人学说在心性上的领会。 明 王守仁 《<大学>问》:“此格致诚正之説,所以阐 尧 舜 之正传而为 孔氏 之心印也。” (3).泛指内心有所领会。 清 周友良 《珠江梅柳记》:“而二美意皆属予,微露拒 程 之意, 程子 亦心印。” (4).心心相印。 沉从文 《菜园》:“只能心印默契,不可言传。” (5).拆字术。 宋 郭若虚 《图画见闻志·论气韵非师》:“且如世之相押字之术,谓之心印。本自心源,想成形跡,跡与心合,是之谓印。爰及万法,缘虑施为,随心所合,皆得名印。”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