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说诗解字屡握手,感时怀古频搔头 |
释义 | 说诗解字屡握手,感时怀古频搔头仇远 《和李致远秀才》出自宋代仇远《和李致远秀才》:平生志气隘九州,直欲濯足万里流。 注释参考握手握手 (wòshǒu) 通常用于会见或告别时,两人右手相握或相握后两手上下轻轻摇动,以表示友谊、热情、良好祝愿,或慰问,或仅系一种礼节 handshake感时感慨时序的变迁或时势的变化。 汉 王逸 《九思·哀岁》:“岁忽忽兮惟暮,余感时兮悽愴。” 唐 杜甫 《春望》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清 吴敏树 《九日鹿角登高》诗序:“而骚人赋客,又或喜为感时伤物之语,以益其悲。” 钱基博 《吴禄贞传》:“ 禄贞 能为诗,感时抚事,随口吟唱,如不经意。” 怀古怀古 (huáigǔ) 思念往昔;怀念古代的人和事(多用做有关古迹的诗题) meditate on the past;reflect on an ancient event 赤壁怀古搔头(1) [scratch one's head]∶挠头,心绪烦乱或有所思的动作 (2) [hair clasp]∶古代指簪子 玉搔头 详细解释(1).以指甲或他物爬搔头部。《西京杂记》卷二:“ 武帝 过 李夫人 ,就取玉簪搔头。”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唤起搔头急,扶行几屐穿。”亦以形容焦急的神态。《黑籍冤魂》第七回:“只急得他乱跳,搔头摸脑,没有了法子。” 赵树理 《老定额》:“他看见桌上的表已经到十点四十分了,急得他一边搔头,一边拔开笔赶紧在表上填那些算好了的数字。” (2).簪的别称。 汉 繁钦 《定情诗》:“何以结相於?金薄画搔头。” 唐 韩愈 《短灯檠歌》:“裁衣寄远泪眼暗,搔头频挑移近牀。” 元 张雨 《东风第一枝·玉簪》词:“蜻蜓飞上搔头,依前艷香未歇。”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