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二边俱不住,三昧不如懒 |
释义 | 二边俱不住,三昧不如懒范成大 《李仲镇懒窝》出自宋代范成大《李仲镇懒窝》:求名当著鞭,访道亦重趼。 注释参考二边佛教语。谓事物相对的两个方面,如有和无、断和常等。固执于片面之见,均为妄想。见《中论》卷四。《百喻经·摩尼水窦喻》:“离断、常二边,处於中道,於此中过,可得解脱。” 南朝 梁武帝 《游钟山大爱敬寺》诗:“一道出死生,有无离二边。” 不住(1).不停;不断。 南朝 梁 沉约 《千佛颂》:“不常不住,非今非昔。” 唐 李白 《早发白帝城》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宋 岳飞 《小重山》词:“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茅盾 《小巫》:“ 菱姐 看见老爷脸上有点喜色,不住的点头。” (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目的没有实现。 鲁迅 《故事新编·补天》:“﹝伊﹞疑心这东西就白薯似的原在泥土里,禁不住很诧异了。” 艾蕉 《雨》:“母亲忍不住了,连忙帮女儿脱下了湿衣。” 三昧三昧 (sānmèi) 佛教用语,梵文 Samādhi 的音律,意思是止息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借指事物的要领,真谛 (Budd.) purity and calm arising from correct relization;knack;secret 正令笔扛鼎,亦未造三昧。——陆游《示子过》 深得其中三昧不如不如 (bùrú) 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说的 not up to;inferior to 天时不如地利。——《孟子·公孙丑下》 自以为不如。——《战国策·齐策》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