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炯炯丹心壮,氲氲浩气充,桧坛休跨鹿,丹鼎且蟠龙 |
释义 | 炯炯丹心壮,氲氲浩气充,桧坛休跨鹿,丹鼎且蟠龙李处权 《大人生日》出自宋代李处权《大人生日》:天欲斯文起,时将此道隆。 注释参考炯炯炯炯 (jiǒngjiǒng) 明亮——多用于目光 (of eyes)bright;shining 两眼炯炯有神丹心丹心 (dānxīn) 忠诚之心 a loyal heart 一片丹心 又叫“丹寸”、“丹魄”、“丹襟”、“丹诚”、“丹慊”、“丹恳”、“丹愚”、“丹款”、“丹悃”、“丹抱”、“丹府”、“丹衷”、“丹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氲氲(1).气盛貌。 唐 孟郊 《寒溪》诗之六:“皎皎何皎皎,氲氲復氲氲。瑞晴刷日月,高碧开星辰。” 宋 林逋 《寄玉梁施道士》诗:“氲氲顥气朝胎息,熠熠辰辉夜步纲。” 元 关汉卿 《玉镜台》第三折:“则见他无发付氲氲恶气,急节里不能勾步步相随。” (2).指弥漫充满貌。 唐 韩偓 《春闺》诗之二:“氲氲帐里香,薄薄睡时粧。”《全元散曲·醉太平·嘲友人游春不至》:“方尘衮衮,香雾氲氲,东风何处不精神。”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香山寺》:“石泉淅淅将风叶,山靄氲氲共雨花。” (3).沉郁貌。 唐 李白 《惜馀春赋》:“恨无极兮心氲氲,目眇眇兮夏纷纷。” 王琦 注:“氲氲,聚而不散之意。” 清 龚自珍 《哀忍之华》:“有植焉,在天地间,不能以名,强名之曰忍。是能华而香不外出,氲氲沉沉,以返乎其根。” 浩气浩气 (hàoqì) 浩然的正气 noble spirit 浩气四塞。——孙文《序》 浩气长存丹鼎炼丹用的鼎。 唐 卢照邻 《赠李荣道士》诗:“圆洞开丹鼎,方坛聚絳云。” 金 元好问 《游天坛杂诗》之五:“同向燕家舐丹鼎,不随鸡犬上青云。” 明 谢谠 《四喜记·椿庭庆寿》:“期鹤算谩吞石髓,保童颜何烦丹鼎。” 蟠龙(1).盘伏的龙。《尚书大传》卷一下:“蟠龙賁信於其藏,蛟鱼踊跃於其渊。” 郑玄 注:“蟠,屈也。”《方言》第十二:“未陞天龙谓之蟠龙。” 唐 李商隐 《赛灵川县城隍神文》:“逐清泠之耕父,不使扬光;迴沮泽之蟠龙,皆令洒润。” (2).回环的龙形。《淮南子·本经训》:“寝兕伏虎,蟠龙连组。” 高诱 注:“蟠龙,詰屈相连,文错如织组文也。”《秦併六国平话》卷下:“门外苍松踞虎,阶前古檜蟠龙。” (3).发髻名。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声容·修容》:“古人呼髻为蟠龙,蟠龙者,髻之本体,非由粧饰而成,随手綰成,皆作蟠龙之势。”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