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词名句:

 

名句 金沙粲粲列宿明,君山宛宛修眉绿
释义

金沙粲粲列宿明,君山宛宛修眉绿

赵蕃 《初六日绝湖》

出自宋代赵蕃《初六日绝湖》:

政尔喧豗浪如屋,忽焉熨帖纹如縠。
大船双橹鸣鹳鹅,小艇孤桡乱凫鹜。
金沙粲粲列宿明,君山宛宛修眉绿
囊无东绢画无工,为写南征图十幅。

注释参考

金沙

(1).含有金子的沙砾。《文选·左思<蜀都赋>》:“金沙银砾,符采彪炳,暉丽灼烁。” 刘逵 注:“ 永昌 有水,出金,如糠在沙中。” 唐 杜甫 《陪王使君晦日泛江就黄家亭子》诗之二:“有径金沙软,无人碧草芳。” 清 马建忠 《适可斋记言·富民说》:“盖南、北 天山 金沙最富,淘者甚众,记不絶书。”

(2).井名。 唐 李商隐 《昭郡》诗:“绳烂 金沙井 ,松乾乳洞梯。” 冯浩 笺注:“《方舆胜览》:‘ 金沙井 在 平乐府 治东。’《平乐县志》:‘在 塘背庵 内。 唐 李义山 所咏也。近为僧填,不可復问。’”

(3).泉名。《元史·世祖纪七》:“赐 湖州 长兴县 金沙泉 名为 瑞应泉 。 金沙泉 不常出, 唐 时用此水造紫笋茶进贡。”

(4).借指泉水。 宋 苏轼 《佛日山荣长老方丈》诗之三:“东麓云根露角牙,细泉幽咽走金沙。” 清 许承钦 《由来鹤桥登楼观趵突泉》诗:“槛外金沙玉蕊繁,谁开眼界任澜翻。”

(5).见“ 金沙罗 ”。

(6).见“ 金砂 ”。

(7).见“ 金沙江 ”。

粲粲

(1).鲜明貌。《诗·小雅·大东》:“西人之子,粲粲衣服。” 朱熹 集传:“粲粲,鲜盛貌。” 晋 陆机 《日出东南隅行》:“暮春春服成,粲粲綺与紈。” 宋 贺铸 《踏莎行》词:“黄帘絳幕掩香风,当筵粲粲人如玉。”

(2).广阔貌。 清 龚自珍 《拟进上蒙古图志表文》:“粲粲中原,有削有吞,浩彼诸藩,岂无革沿?”

(3).笑貌。 宋 梅尧臣 《谢师厚归南阳·效阮步兵》诗:“解剑登北堂,幼妇笑粲粲。” 锺延豪 《华西街上》四:“ 阿牛 嘿的一声粲粲的仰头大笑。”

列宿

众星宿。特指二十八宿。《楚辞·刘向<九叹·远逝>》:“指列宿以白情兮,诉五帝以置词。” 王逸 注:“言己愿后指语二十八宿,以列己清白之情。”《淮南子·天文训》:“荧惑常以十月入太微,受制而出行列宿。” 宋 方凤 《物异考·金石异》:“ 魏明帝 青龙 中,水涌寳石负图,象如灵龟,有石马七随之,上有列宿鸟兽之形。”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妙峰山》:“人烟辐輳,车马喧闐,夜间灯火之繁,灿如列宿。”

君山

山名。在 湖南 洞庭湖 口,又名 湘山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湘水》:“湖( 洞庭湖 )中有 君山 …… 湘君 之所游处,故曰 君山 矣。” 唐 李白 《陪族叔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诗之五:“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 君山 。”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词:“日落 君山 云气,春到 沅 湘 草木,远思渺难收。”

宛宛

(1).盘旋屈曲貌。《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宛宛黄龙,兴德而升。” 李善 注:“《楚辞》曰:‘驾八龙之宛宛。’”今本《离骚》作“婉婉”。 王逸 注:“婉婉,龙貌。” 南朝 宋 谢灵运 《缓歌行》:“宛宛连螭轡,裔裔振龙輈。” 唐 柳宗元 《哭连州凌员外司马》诗:“宛宛凌江羽,来栖翰林枝。”

(2).谓山川道路蜿蜒曲折。 唐 张祜 《车遥遥》诗:“碧川迢迢山宛宛,马蹄在耳轮在眼。” 明 何景明 《过马溪田村居》诗:“宛宛清河曲,团团翠竹村。” 林纾 《记花坞》:“厓下多沃壤,尽以蒔竹,小溪宛宛如绳,盘出竹外。”

(3).迟回chan1|1绵貌。 唐 岑参 《龙女祠》诗:“祠堂青林下,宛宛如相语。” 明 方孝孺 《喜嘉猷秀才至》诗:“宛宛心所慕,盈盈日兴思。” 明 高启 《送家兄西迁》诗:“怱怱逐途旅,宛宛谢亲戚。”

(4).细弱貌。 唐 陆羽 《小苑春望宫池柳色》诗:“宛宛如丝柳,含黄一望新。” 明 陆粲 《边军谣》:“宛宛娇儿未离母,街头抱卖供军装。” 清 纳兰性德 《秋千索·渌水亭春望》词之一:“烟丝宛宛愁縈挂,賸几笔晚晴图画。”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十八章:“使吾身此时为 幽 燕 老将,固亦不能提钢刀慧剑,驱此婴婴宛宛者於漠北。”

(5).真切可见貌;清楚貌。《释名·释丘》:“中央下曰宛丘。有丘宛宛如偃器也。”《释名·释州国》:“ 燕 ,宛也。北方沙漠平广,此地在 涿鹿山 南,宛宛然以为国都也。” 宋 李格非 《洛阳名园记·东园》:“ 渊映 、 瀍水 二堂,宛宛在水中。”

修眉

长眉。 宋 柳永 《少年游》词:“修眉敛黛,遥山横翠,相对结春愁。”《元史·察罕帖木儿传》:“身长七尺,修眉覆目。” 巴金 《家》七:“在两道修眉和一根略略高的鼻子的中间,不高不低地嵌着一对大眼。”

随便看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Abct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1/24 4:5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