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词名句:

 

名句 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飞熊。
释义

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飞熊。

张鸣善 《双调·水仙子·讥时》

出自元代张鸣善《双调·水仙子·讥时》

铺眉苫眼早三公,裸袖揎拳享万钟,胡言乱语成时用。大纲来都是哄。说英雄谁是英雄?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飞熊。?

注释参考

两头蛇

蛇之一种。无毒,尾圆钝,骤看颇象头,且有与头相同的行动习性,故名。古人传说见之者死。 汉 贾谊 《新书·春秋》:“ 孙叔敖 之为婴儿也,出游而还,忧而不食。其母问其故,泣而对曰:‘今日吾见两头蛇,恐去死无日矣。’其母曰:‘今蛇安在?’曰:‘吾闻见两头蛇者死,吾恐他人又见,吾已埋之也。’其母曰:‘无忧,汝不死。吾闻之:有阴德者,天报之以福。’”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上》:“昔 孙叔敖 杀两头蛇以为后人,古之美谈,效之不亦达乎。”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下:“两头蛇,岭外多此类。时有如小指大者,长尺餘,腹下鳞红皆锦文。一头有口眼,一头似蛇而无口眼。云两头俱能进退,谬也。昔 孙叔敖 见之不祥,乃杀而埋之。南人见之以为常,其祸安在哉?”一说为两头分岐的蛇。

南阳

南阳 (Nányáng) 郡名,现在湖北省襄阳县一带 Nanyang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诸葛亮《出师表》

卧龙

卧龙 (wòlóng) 比喻隐居或未露头角的杰出人才 outstanding person who lives in solitude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三脚猫

(1).比喻对各种技艺略知皮毛的人。 元 张鸣善 《水仙子·讥时》套曲:“説英雄谁是英雄?五眼鷄 岐山 鸣凤;两头蛇 南阳 卧龙;三脚猫 渭水 非(飞)熊。”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奇谑四·三脚猫》:“俗以事不尽善者,谓之三脚猫。 嘉靖 间, 南京 神乐观 道士 袁素居 果有一枚,极善捕鼠而走不成步。” 清 钱谦益 《瞿元立传》:“无论学儒、学佛、学道,苟得其真,不妨唤作一家货,否则为三脚猫,终无用处。” 鲁迅 《书信集·致章廷谦》:“但医生须得人,不可大意,随便令三脚猫郎中为之。”

(2).比喻新奇罕见的事物。 沉从文 《边城》十:“ 翠翠 自言自语说:‘人那么多,有什么三脚猫好看?’”

飞熊

(1).据《武王伐纣平话》: 西伯侯 夜梦飞熊一只,来至殿下, 周公 解梦谓必得贤人,后果得贤人 姜尚 ,当时 姜尚 正在 渭水 之滨垂钓。后因以“飞熊”指君主得贤的征兆。 明 孙仁孺 《东郭记·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把先 齐 豪杰还援比,钓竿儿飞熊 渭 涯。”

(2).指隐士见用。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五:“今人称隐士见用,多曰 渭水 飞熊。”

随便看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Abct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2/11 21:3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