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

 

成语 刻鹄类鹜
释义

刻鹄类鹜

拼音:kè hú lèi wù,简拼:khlw

成语解释

刻:刻画;鹄:天鹅;类:似,象;鹜:鸭子。画天鹅不成,仍有些象鸭子。比喻模仿的虽然不逼真,但还相似。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成,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成语造句:

周作人《杨柳》:“徒弟所作如何能好,刻鹄类鹜,必将不通而不可救矣。”

成语故事:

东汉时期,大将军马援在给侄子的信中说,希望你学习谨慎廉洁的龙述,不要学习豪侠仗义的杜保。学龙述不成还可以成谨慎的人,就像刻天鹅不成还能像鸭子。学杜保不成却可能成为轻薄子弟,这就像画虎不成反而像狗了。

繁体写法:

刻鵠類騖

近义词:

  1. 画虎类犬
  2. 刻鹄类鹜

用法:

连动式;作宾语、补语;比喻仿效失真,适得其反

感情:

中性成语

结构:

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in carving a snow goose, one produces a duck.

刻鹄类鹜成语接龙

刻鹄类鹜 --> 物情离怨 --> 怨词詈语 --> 雨顺风调 --> 调丝品竹 --> 逐臭之夫 --> 敷衍了事 --> 是非混淆 --> 崤函之固 --> 顾影惭形 --> 形劫势禁 --> 进退唯谷 --> 股肱之臣 --> 沉湎酒色 --> 瑟弄琴调 --> 龆年稚齿 --> 齿白唇红 --> 红装素裹 --> 裹尸马革 --> 格物致知
随便看

 

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典故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2-2024 Abct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2/5 16:4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