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

 

成语 南鹞北鹰
释义

南鹞北鹰

拼音:nán yào běi yīng,简拼:nyby

成语解释

鹞、鹰:两种猛禽。在南为鹞子,在北为老鹰。比喻性格严峻的人。

成语出处:

《晋书·崔洪传》:“丛生棘刺,来自博陵,在南为鹞,在北为鹰。”

成语故事:

晋武帝时期,御史大夫崔洪为人刚正不阿,清正廉洁,他以敢于直言为著称,曾经多次直言进谏晋武帝,受到武帝的重用。朝中很多大臣都十分怕他,评论他是:“丛生棘刺,来自博陵,在南为鹞,在北为鹰。”。

繁体写法:

南鷂北鹰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性格刚直严峻的人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

中性成语

结构:

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南鹞北鹰成语接龙

南鹞北鹰 --> 英才大略 --> 略见一斑 --> 班师回俯 --> 簠簋不修 --> 修修补补 --> 补牢顾犬 --> 犬牙相临 --> 鳞鸿杳绝 --> 絶类离羣 --> 麇至沓来 --> 来历不明 --> 明媒正娶 --> 取精用宏 --> 红情緑意 --> 衣锦荣归 --> 归了包堆 --> 堆金叠玉 --> 玉毁椟中 --> 终老隐居
随便看

 

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典故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2-2024 Abct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2/10 20:4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