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就地取材 |
释义 | 就地取材拼音:jiù dì qǔ cái,简拼:jdqc 成语解释就在原地寻取所需要的材料。 成语出处:《诗经 豳风 七月》:“蚕月条桑。”唐 孔颖达疏《十字注疏》:“条其桑而采之,谓斩条于地,就地采之也。” 成语造句:噫,岂其娶妻必齐之姜,就地取材,但不失立言之大意而已矣。(清 李渔《笠翁偶集 三 手足》) 近义词:
反义词:
写法辨析:取,不能写作“求”;材,不能写作“才”。 用法:偏正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中性成语 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谜语:山区木具社 英语翻译:use local materials 就地取材成语接龙就地取材 --> 才藻艳逸 --> 异卉奇花 --> 花花哨哨 --> 稍胜一筹 --> 愁云惨淡 --> 旦日日夕 --> 夕惕朝干 --> 甘瓜苦蒂 --> 地动山摇 --> 摇首顿足 --> 足不履影 --> 颖悟绝伦 --> 沦肌浃髓 |
随便看 |
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典故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