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舀 |
释义 | 舀拼音:yǎo ,部首:臼, 卷号:七上,反切:以沼切 舀异体字????抭????舀說文解字??抒臼也。从爪、臼。《詩》曰:「或簸或舀。」 抭舀或从手从宂。 ??舀或从臼、宂。 舀說文解字注抒臼也。 段注:《生民詩》曰:或舂或揄。或簸或蹂。毛云:揄,抒臼也。然則揄者,舀之叚借字也。抒,挹也。旣舂之。乃於臼中挹出之。今人凡酌彼注此皆曰舀。其引伸之語也。 从爪臼。 段注:會意。以沼切。今語也。古音讀如由。《釋文》引《說文》弋紹切。音隱巳如此。 詩曰:或簸或舀。 段注:此偁或舂或揄也。簸字系一時筆誤耳。舀揄不同。則或許所據《毛詩》作舀。或許取諸三家詩。如毛作革,韓作??之比。皆不可定。 舀或从手宂。 段注:从手宂聲也。宂今音在九部。古音當在三部。《周禮?舂人》:奄二人。女舂抭二人。奚五人。鄭曰:抭,抒臼也。引詩或舂或抭。禮《有司》徹篇。執挑匕柄以挹湆注於疏匕。鄭云:挑讀如或舂或抭之抭。【按】鄭君注禮。多用《韓詩》。然則《韓詩》作抭。卽舀也。 舀或从臼宂。 舀说文系传杼臼。從臼爪聲。《詩》曰:「或簸或舀。」 鍇注:臣鍇曰:「會意也。爪,向下取之也。滔、韜、稻之類,音近舀者,皆從此。」 舀或從手、宂。 鍇注:臣鍇按:「周官有女舂抭,謂抭臼中米也。 舀或從臼、宂。 |
随便看 |
《说文解字》内容共十五卷,其中前十四卷为文字解说,字头以小篆书写。此书编著时首次对“六书”做出了具体的解释,逐字解释字体来源;第十五卷为叙目,记录汉字的产生、发展、功用、结构等方面的问题,以及作者创作的目的。《说文解字》是最早的按部首编排的汉语字典。全书共分540个部首,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即异体字)1163个,共1051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