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指踪知拜处,服习认葩花 |
释义 | 指踪知拜处,服习认葩花丁谓 《象》出自宋代丁谓《象》:教战诚无敌,充庭实可嘉。 注释参考指踪亦作“ 指纵 ”。1.发踪指示。比喻指挥谋划。语本《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汉书·萧何传》作“发纵指示”。《后汉书·荀彧传》:“是故先帝贵指纵之功,薄搏获之赏。” 唐 费冠卿 《闲居即事》诗:“ 子房 仙去 孔明 死,更有何人解指踪。” (2).比喻指挥。 宋 范仲淹 《奏乞拣沿边年高病患军员》:“若人员不甚得力,则向下兵士,例各骄惰,不受指踪,多致败退。” 明 冯梦龙 《智囊补·语智·李晟》:“公为元帅,得专号令, 晟 将一军受指纵而已。” 服习(1).谓习熟武艺。《管子·七法》:“为兵之数……存乎服习,而服习无敌。” 尹知章 注:“服,便也。谓便习武艺。” 汉 晁错 《言兵事疏》:“士不选练,卒不服习,起居不精,动静不集。” 宋 王禹偁 《大阅赋》:“兵虽示乎服习,战必分其曲直。” (2).熟悉。《左传·僖公十五年》:“古者大事,必乘其产,生其水土,而知其人心,安其教训,而服习其道。”《东周列国志》第三十回:“其马生在本土……服习道路,故遇战随人所使,无不如意。” 章炳麟 《中华民国解》:“三荒服若 回 部、 西藏 犹有耕稼, 蒙古 犹有游牧。 满 人则於此亦未服习,斯所谓惰民者。” (3).犹习惯;适应。《韩诗外传》卷五:“而民以侵渔遏夺相攘为服习。” 晋 张邈 《自然好学论》:“且昼坐夜寝,明作闇息,天道之常,人所服习。”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二月二十一日》:“﹝ 义王 ﹞因询在 欧洲 几何年矣。 英 法 两国事务繁简如何,此閒水土能否服习?”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