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及此问次舍,犹觉口嚅嗫 |
释义 | 及此问次舍,犹觉口嚅嗫陈造 《过八叠山》出自宋代陈造《过八叠山》:我从外朝来,嶮峭相连接。 注释参考次舍(1).止息之所。《周礼·天官·宫伯》:“授八次八舍之职事。” 郑玄 注:“ 郑司农 云:‘庶子卫王宫,在内为次,在外为舍。’次,其宿卫所在;舍,其休沐之处。”《周礼·天官·宫正》:“次舍之众寡。” 孙诒让 正义:“凡吏士有职事常居宫内者为官府,官府之小者为舍。其官府本在外而入内治事,或无专职而入共守卫,使令暂居更直者为次……凡次,多在路门外,应门内,近治朝之处;舍则当在应门之外,皋门之内,与次不同处也。”《汉书·吴王刘濞传》:“治次舍,须大王。” 颜师古 注:“次舍,息止之处也。” 清 恽敬 《杂记》:“云气乍聚乍散,不繫次舍。” (2).息宿;止息。 唐 刘禹锡 《天论中》:“夫舟行乎 潍 、 淄 、 伊 、 洛 者,疾徐存乎人,次舍存乎人。” 嚅嗫说话吞吞吐吐的样子。 宋 沉辽 《德相送荆公三诗用元韵戏为之》:“世人所钦慕,有口空嚅囁。” 明 唐顺之 《答屠渐山谕德书》:“今以平生未尝请见,而深言浅言两无所措,乃嚅囁而为之言。” 冰心 《分》:“他不好意思似的,嚅嗫着:‘这孩子脑袋真长。’”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