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正言讦诡谀,简礼去酬酢 |
释义 | 正言讦诡谀,简礼去酬酢梅尧臣 《饮韩仲文家》出自宋代梅尧臣《饮韩仲文家》:饮酒众所嗜,未若朋会乐。 注释参考正言(1).正面的话;合于正道的话。《老子》:“故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之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之主,正言若反。” 河上公 注:“此乃正直之言,世人不知,以为反言。” 汉 桓宽 《盐铁论·能言》:“药酒,病之利也;正言,治之药也。” 宋 苏轼 《赐太师文彦博第一表乞致仕不允批答》:“目见正色,耳闻正言,一日即位,天下旷然。”《红楼梦》第九八回:“ 宝玉 虽不能时常坐起,亦常见 宝釵 坐在床前,禁不住生来旧病。 宝釵 每以正言解劝。” (2).直言;说实话。《管子·法法》:“人主不周密,则正言直行之士危。”《史记·商君列传》:“ 武王 諤諤以昌, 殷紂 墨墨以亡。君若不非 武王 乎,则僕请终日正言而无诛,可乎?” 宋 梅尧臣 《读司马季主传赠何山人》诗:“噤口不正言,唯能辨冬春。” (3).指话语严正。 巴金 《春》五:“‘三妹,人家在说正经话!你总爱开玩笑!’ 觉民 听不入耳,就正言对 淑华 说。” (4).确定地说;确切地说。《易·繫辞下》:“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 孔颖达 疏:“辨物正言者,谓辨天下之物各以类正定言之。” 汉 王充 《论衡·讲瑞》:“ 武帝 云‘得白麟’,色白不类獐,故不言‘有獐’,正言白麟,色不同也。” (5).指正确地说话。 晋 陶潜 《祭从弟敬远文》:“呱呱遗稚,未能正言;哀哀嫠人,礼仪孔闲。” (6).端正言论。《汉书·艺文志》:“六艺之文,《乐》以和神,仁之表也;《诗》以正言,义之用也。” (7).官名。 唐 有左右拾遗, 宋 初改为左右正言,掌规谏,分隶门下、中书二省。《续资治通鉴·宋太宗端拱元年》:“帝以补闕、拾遗多循默不修职业,二月乙未,改左、右补闕为左、右司諫,左、右拾遗为左、右正言。” 诡谀诡诈阿谀。 唐 孙樵 《孙氏西斋录》:“ 崔察 贼杀中书令 裴 者何?诡諛梯乱,肇杀机也。” 宋 梅尧臣 《饮韩仲文家》诗:“正言訐诡諛,简礼去酬酢。” 简礼(1).谓疏忽礼仪;少礼。《淮南子·人间训》:“令尹 子国 啜羹而热,投卮浆而沃之…… 子朱 曰:‘令尹轻行而简礼。’” 清 吴敏树 《与杨性农书》:“此吾友也,能好善者也,其官位又非骤高,不至简礼於我,其有他故焉,未可以是罪而弃之也。” (2).简单的礼仪。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既睎古以遗累,信简礼而薄葬。”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宫闱·妃谥》:“ 宪宗 虽嬖 万氏 ,而於 纪妃 犹备礼不少贬……非如 嘉靖 末年,动有久待之嫌,因立简礼於所生。” 酬酢酬酢 (chóuzuò) 宾主互相敬酒(酬:向客人敬酒,酢:向主人敬酒),泛指交际应酬 exchange of toasts friendly intercourse 是故可与酬酢。——《易·系辞》 不尚酬酢周旋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