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人不博览者,不闻古今,不见事类,不知然否,犹目盲、耳聋、鼻痈者也。 |
释义 | 人不博览者,不闻古今,不见事类,不知然否,犹目盲、耳聋、鼻痈者也。王充 《论衡·卷十三·别通篇》摘自《论衡·卷十三·别通篇》 解释:人不博览群书,不了解古今情况,不能识别世间事物,不知道是与非,就像瞎子,聋子和鼻子长痈的人一样啊。 原文摘要: 注释参考博览博览 (bólǎn) 广泛阅览 read extensively 博览群书古今古今 (gǔjīn) 古代和现代 ancient and modern 古今差异不见事犹言不晓事。《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临斩东市,颜色不变” 裴松之 注引《魏氏春秋》:“ 玄 难曰:‘ 士宗 ,卿何不见事乎?此人犹能以通家年少遇我, 子元 、 子上 不吾容也。’”《资治通鉴·魏高贵乡公正元元年》载此事, 胡三省 注云:“不见事,犹今人言不晓事也。” 不知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然否亦作“ 然不 ”。是与非,是与不是。《荀子·解蔽》:“吾虑不清,则未可定然否也。”《荀子·哀公》:“情性者,所以理然不、取舍也。” 王先谦 集解:“然不,犹‘然否’,与‘取舍’对文。”《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或曰:‘ 儋 即 老子 。’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 汉 王充 《论衡·定贤》:“文丽而务巨,言眇而趋深,然而不能处定是非,辨然否之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原夫论之为体,所以辨正然否。” 耳聋耳聋 (ěrlóng) 听不见声音 deafness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