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泽傍憔悴凡几岁,胸中芥蒂无一厘 |
释义 | 泽傍憔悴凡几岁,胸中芥蒂无一厘苏辙 《题王诜都尉画山水横卷三首》出自宋代苏辙《题王诜都尉画山水横卷三首》:我昔得罪迁南夷,性命顷刻存篙师。 注释参考憔悴憔悴 (qiáocuì) 黄瘦;瘦损 wan and sallow 憔悴孤虚。——[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形容憔悴 憔悴了许多 枯萎;凋零 (of plants) withered 花有点憔悴 困顿 weary 漂沦憔悴。——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生民憔悴 烦恼 be worrid 何苦将钱去买憔悴,白折了五百两银子,又送了五条性命。——《二刻拍案惊奇》凡几共计多少。 宋 刘克庄 《水龙吟·寿赵癯斋》词:“闻自垂车日,都门外,送车凡几。”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然数百年来,相遇如君者,不知凡几。”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沙三》:“ 虎邱 繁华甲天下,酒楼歌榭,画舫灯船,每岁破家其中者,不知凡几。” 郭沫若 《创造十年续编》六:“因没有户籍竟无资格入学的失学儿童,正不知凡几。” 胸中心中。多指人的思想境界或精神状态。《孟子·离娄上》:“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史记·苏秦列传》:“是故明主外料其敌之彊弱,内度其士卒贤不肖,不待两军相当而胜败存亡之机固已形於胸中矣。” 明 王守仁 《泛海》诗:“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脸上一团正气,胸中自然是一片至诚。” 芥蒂亦作“ 芥蔕 ”。1.蒂芥。细小的梗塞物。 清 翟灏 《通俗编·草木》:“今人每颠倒言之曰‘芥蔕’,乃自 宋 人诗始。” (2).引申为梗塞。 梁启超 《论俄罗斯虚无党》:“中央政府之兵力,已足使全 欧 旰食,而何区区民间斩木揭竿者之足以芥蒂于其胸也。” (3).比喻积在心中的怨恨、不满或不快。 宋 苏轼 《与王定国书》:“今得来教,既不见弃絶,而能以道自遣,无丝髮芥蒂。”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镜听》:“冷暖相形,颇存芥蒂。” 鲁迅 《书信集·致李秉中》:“对于发表信札的事,我于兄也毫无芥蒂。” (4).介意。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三:“今子赴官,但当充广德性,力行好事,前梦不足芥蔕。”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言语之间,何须芥蔕。” 郭沫若 《屈原》第四幕:“我受侮辱是丝毫也不芥蒂的,我是不忍看见我们的祖国,就被那无赖小偷偷了去呀!” (5).打动,触动。《朱子语类》卷十六:“ 曾点 是虽 尧 舜 事业亦优为之,莫只是 尧 舜 事业亦不足以芥蒂其心否?”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