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何必檐卜林,方能明佛性 |
释义 | 何必檐卜林,方能明佛性赵蕃 《遣兴二首》出自宋代赵蕃《遣兴二首》:秋清意自佳,况此山崦静。 注释参考何必何必 (hébì) 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be not necessary;there is no need;why 何必去那么早卜林汉 京房 著《周易占》十二卷、《周易守林》三卷、《周易集林》十二卷、《周易飞候》九卷,后世合称“卜林”。今皆佚。 北周 庾信 《小园赋》:“问 葛洪 之药性,访 京房 之卜林。”参阅《隋书·经籍志三》。 佛性(1).佛教名词。谓众生觉悟之性。《涅槃经》卷二七:“我常宣説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北齐书·杜弼传》:“闻卿精学,聊有所问,经中佛性、法性,为一为异?”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五:“此迺泥土瓦砾合成,安得有佛性耶?” 清 龚自珍 《法性即佛性论》:“宗--今立法性即佛性。” (2).借指礼佛修行之心性。参见“ 佛性禪心 ”。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