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南阳太守自引咎,不以天时为怨尤 |
释义 | 南阳太守自引咎,不以天时为怨尤梅尧臣 《和谢舍人洊震》出自宋代梅尧臣《和谢舍人洊震》:盛夏万物当长养,骄阳不雨谁为忧。 注释参考南阳南阳 (Nányáng) 郡名,现在湖北省襄阳县一带 Nanyang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诸葛亮《出师表》太守太守 (tàishǒu) 汉朝设立的一郡最高行政主管官吏。隋唐后的刺史、知府也别称太守 prefect 太守即遣人。——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太守自谓也。——宋· 苏轼《教战守》 太守与客来饮。 太守宴也。自引(1).zi1-1杀。《后汉书·虞诩传》:“ 防 必欲害之,二日之中,传考四狱,狱吏劝 詡 自引。 詡 曰:‘寧伏欧刀以示远近。’”《后汉书·梁节王畅传》:“臣小人,贪见明时,不能即时自引,惟陛下哀臣,令得喘息漏刻。” 晋 潘岳 《寡妇赋》:“感三良之殉 秦 兮,甘捐生而自引。” (2).自行引退。 汉 贾谊 《吊屈原赋》:“凤縹縹其高逝兮,夫固自引而远去。”《后汉书·陈蕃传》:“时 李膺 为 青州 刺史,名有威政,属城闻风,皆自引去, 蕃 独以清绩留。” 宋 叶适 《辞免提举上清太平宫状》:“儻若贪荣冒处,不知自引,是彰圣朝滥予之过,而非所以为劝也。” (3).自己攀引。《汉书·韩延寿传》:“ 延寿 闻知,即部吏案校 望之 在冯翊时廩牺官钱放散百餘万。廩牺吏掠治急,自引与 望之 为姦。” (4).自己抽身。《史记·刺客列传》:“因左手把 秦王 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 秦王 惊,自引而起,袖絶。” (5).犹自发。 清 陈祚明 《采菽堂古诗选》卷二六:“ 何仲言 诗经营匠心,惟取神会。生乎駢丽之时,摆脱填缀之习;清机自引,天怀独流,状景必幽,吐情能尽。” 不以(1).不为,不因。《礼记·表记》:“故君子不以小言受大禄,不以大言受小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2).不用;不靠。《孟子·离娄上》:“ 离娄 之明, 公输子 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宋 曾巩 《上欧蔡书》:“故其言无不信听,卒能成 贞观 太平,刑置不以,居 成 康 上。”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下篇:“合作完成演出,而不以自身取胜,不独立吸引注意。” (3).无论;不管。《资治通鉴·后唐潞王清泰二年》:“或事应严密,不以其日;或异日听於閤门奏牓子,当尽屏侍臣,於便殿相待。”《元史·刑法志一》:“虽有牙符而无织成圣旨者,不以何人,并勿啟,违者处死。” 时为犹专为,单为。《敦煌变文集·难陀出家缘起》:“缘有 孙陁罗 是妻,容颜殊胜,时为恋着是妻,世尊千方万便,教化令教出家,且不肯来。” 蒋礼鸿 通释:“‘时为’犹如説专为、单为。” 怨尤怨尤 (yuànyóu) 怨恨责怪 complain;bear grudge against 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人之情恶异于己者,此师徒相与造怨尤也。——《吕氏春秋·诬徒》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