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应容缓急烦闾里,桑柘聊同十亩闲 |
释义 | 应容缓急烦闾里,桑柘聊同十亩闲苏轼 《次韵完夫再赠之什某已卜居毗陵与完夫有庐里》出自宋代苏轼《次韵完夫再赠之什某已卜居毗陵与完夫有庐里》:柳絮飞时笋箨斑,风流二老对开关。 注释参考应容应接的仪容。《吕氏春秋·审应》:“人主出声应容,不可不审。” 缓急缓急 (huǎnjí) 舒缓与紧急 pressing or otherwise;of greater or lesser urgency 指需要相助的事 emergency 缓急或可救助。——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缓急人皆有之闾里闾里 (lǘlǐ) 乡里 native village;home town 听闾里以版图。——《周礼·小宰》 虽在闾里,慨然有董正天下之志。——《后汉书·岑晊传》桑柘(1).桑木与柘木。《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命野虞无伐桑柘,鸣鳩拂其羽,戴胜降於桑。”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二:“而先植桑柘已成,蚕丝之利,甲於东南,迄今尤盛。” 元 张养浩 《寨儿令·绰然亭独坐》曲:“杨柳风微,苗稼云齐,桑柘翠烟迷。” 清 周亮工 《樵川城中》诗:“林边桑柘好,何地认烽烟。” (2).指农桑之事。 唐 韩愈 《县斋有怀》诗:“惟思涤瑕垢,长去事桑柘。” 清 黄宗羲 《郑兰生八十寿序》:“先生沉名於桑柘,弋者何慕。”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