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太常掌故本下才,未怪间关难射策 |
释义 | 太常掌故本下才,未怪间关难射策毛滂 《隋堤写怀寄上右丞》出自宋代毛滂《隋堤写怀寄上右丞》:前年买符入函谷,归来柴车仍露宿。 注释参考太常太常 (tàicháng) 官名,掌礼乐郊庙社稷事宜 an offical who controls ritual,god of land and god of grains 献之太常。——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掌故掌故 (zhǎnggù) 历史上的制度、文化沿革以及人物事迹等 anecdotes 孝文、 孝武因袭掌故,未遑讲试。——《史记·龟策列传》下才亦作“ 下材 ”。才能低劣的人。《列子·说符》:“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史记·儒林列传》:“其不事学若下材及不能通一艺,輒罢之,而请诸不称者罚。” 宋 王安石 《谢孙龙图启》:“过蒙收引,亲赐抚临,因使下材得闻余教。” 明 宋濂 《凝道记·五矩符》:“忠臣不用,用臣不忠,下才处高,不肖临贤,而君不悟,此二墨墨也。” 间关间关 (jiānguān) 象声词。形容宛转的鸟鸣声 chirp 间关莺语。——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射策(1). 汉 dai1*1考试取士方法之一。《汉书·萧望之传》:“ 望之 以射策甲科为郎。” 颜师古 注:“射策者,谓为难问疑义书之於策,量其大小署为甲乙之科,列而置之,不使彰显。有欲射者,随其所取得而释之,以知优劣。射之言投射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议对》:“又对策者,应詔而陈政也;射策者,探事而献説也。言中理準,譬射侯中的。二名虽殊,即议之别体也……对策者,以第一登庸;射策者,以甲科入仕。”《南史·儒林传序》:“及 汉武帝 时,开设学校,立《五经》博士,置弟子员,射策设科,劝以官禄,传业者故益众矣。” 宋 苏轼 《策略第一》:“自 汉 以来,世之儒者忘己以徇人,务为射策决科之学,其言虽不叛於圣人,而皆泛滥於辞章,不适於用。” (2).泛指应试。 唐 皮日休 《三羞》诗序:“丙戌岁, 日休 射策不上,东退於 肥陵 。” 清 吴伟业 《哭志衍》诗:“射策 长安城 ,驄马黄金络。”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