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乐者,圣王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 |
释义 | 乐者,圣王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荀子 《荀子·乐论》摘自《荀子·乐论》 解释:音乐,是圣人所喜欢的,它可以改善人心,它的声音感人至深,容易移风易俗,所以先王用礼乐来引导百姓而使其和睦。 原文摘要: 注释参考圣王(1).古指德才超群达于至境之帝王。《礼记·冠义》:“冠者,礼之始也,是故古者圣王重冠。”《左传·桓公六年》:“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於神。”《孟子·滕文公下》:“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 杨朱 、 墨翟 之言盈天下。” 唐 柳宗元 《封建论》:“彼封建者,更古圣王 尧 、 舜 、 禹 、 汤 、 文 、 武 而莫能去之;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 鲁迅 《花边文学·知了世界》:“ 中国 的学者们,多以为各种智识,一定出于圣贤,或者至少是学者之口;连火和草药的发明应用,也和民众无缘,全由古圣王一手包办: 燧人氏 , 神农氏 。” (2).为对皇帝的谀称。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四》:“ 唐文皇 以药酒赐 房玄龄 妇,我太祖为 徐中山 易夫人,即此知妇人妒者,必不容於圣王之世。” 可以可以 (kěyǐ) 表示可能或能够 can;may 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汉· 贾谊《论积贮疏》 表示许可 现在你可以走了 不坏;还好 not bad;passable;pretty good 她的英语还可以 很;厉害 awful;very;extremely 这真闲得可以民心民心 (mínxīn) 人民的思想、感情、意愿等 common aspirations of the people;popular feelings;popular sentiments 民心所向 民心稍安。——《广东军务记》感人感人 (gǎnrén) 令人感动 touching;moving 生动感人 激起感情的 emotional 感人的艺术移风易俗移风易俗 (yífēng-yìsú) 转移风气, 改变习俗 transform outmoded habits and customs;change prevailing habit and customs 成语解释移:改变;易:变换。改变旧的风俗习惯。移风易俗出处《荀子·乐论》:“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使用例句我们要移风易俗,形成讲科学的好风气。先王先王 (xiānwáng) 古代帝王。一般特指历史上尧舜禹汤文武几个有名的帝王 emperors in ancient times 举先王之政。——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先王之乐(古代贤王所制作的音乐,即雅乐)。——《孟子·梁惠王下》 已逝的前代君主 deceased emperors in former times 受地于先王。——《战国策·魏策》 受地于先王而守之礼乐礼节和音乐。古代帝王常用兴礼乐为手段以求达到尊卑有序远近和合的统治目的。《礼记·乐记》:“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统同,礼辨异。礼乐之説,管乎人情矣。” 孔颖达 疏:“乐主和同,则远近皆合;礼主恭敬,则贵贱有序。”《吕氏春秋·孟夏》:“乃命乐师习合礼乐。” 高诱 注:“礼所以经国家,定社稷,利人民;乐所以移风易俗,荡人之邪,存人之正性。” 唐 杜甫 《秋野》诗之三:“礼乐攻吾短,山林引兴长。” 民和民众和睦团结。《左传·桓公六年》:“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管子·兵法》:“畜之以道ze1~1民和,养之以德ze1~1民合。” 晋 潘岳 《河阳县作》诗之二:“黔黎竟何常,政成在民和。” 宋 梅尧臣 《和永叔柘枝歌》:“始知事简乐民和,不厌来观柘枝舞。” 民众的信赖。《史记·楚世家》:“ 熊渠 甚得 江 汉 间民和。”《汉书·萧何传》:“客又説 何 曰:‘……君初入 关 ,本得百姓心,十餘年矣,皆附君,尚復孳孳得民和。’”《梁书·止足传·顾宪之》:“﹝ 顾宪之 ﹞性又清俭,彊力为政,甚得民和。”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