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隔墙闻讙呼,众口极鹅雁。 |
释义 | 隔墙闻讙呼,众口极鹅雁。韩愈 《崔十七少府摄伊阳,以诗及书见投,》出自唐朝韩愈《崔十七少府摄伊阳,以诗及书见投,》崔君初来时,相识颇未惯。但闻赤县尉,不比博士慢。 注释参考隔墙隔墙 (géqiáng) 把一个结构(如房屋、房间或围栏)的一部分同另一部分分开的内墙 partition讙呼(1).喧哗呼叫。《墨子·号令》:“无应而妄讙呼者,断。”《后汉书·刘盆子传》:“ 盆子 居 长乐宫 ,诸将日会论功,争言讙呼,拔剑击柱,不能相一。” 李贤 注:“讙,譁也。”《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他是个不爱财的名将,家道贫寒,时常到村店中吃酒。店中人不识 刘两府 ,讙呼囉唣。” 清 陈维崧 《东风第一枝·月杪自吴门归追和南耕毘陵元夕之作》词:“打门有客讙呼,衝泥向人骄语。” (2).欢呼。讙,通“ 欢 ”。 唐 韩愈 《黄家贼事宜状》:“遣一郎官御史,亲往宣諭,必望风降伏,讙呼听命。” 宋 苏轼 《次韵陈履常雪中》:“忍寒吟咏君堪笑,得暖讙呼我未贫。” 众口(1).众人的言论;舆论。《战国策·秦策三》:“三人成虎,十夫楺椎,众口所移,无翼而飞。”《汉书·刘向传》:“上内重 堪 ,又患众口之寖润,无所取信。” 明 徐复祚 《一文钱》第三出:“不是我痴心妄想千年调,只恐怕昔富今贫众口嘲。” (2).众人之口。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上:“各该官军家丁众口齐称,先年抚、道不扣粮餉,抚养军民。” 鹅雁亦作“ 鹅鴈 ”。1.指鹅。 (2).形容呼喊之声纷乱嘈杂。 唐 韩愈 《崔十六少府摄伊阳以诗及书见投因酬三十韵》:“有时未朝飡,得米日已晏,隔墙闻讙呼,众口极鹅鴈。” 宋 黄庭坚 《次韵感春》之二:“屋中声鹅鴈,日暮搅心曲。” 清 查慎行 《闵中垂橐而归家中适告米尽》诗之二:“宾客不来僮僕散,免教鹅雁恼比隣。” (3).天鹅。《辽史·营卫志中》:“天鹅未至,卓帐冰上,凿冰取鱼。冰泮,乃纵鹰鶻捕鹅雁。”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