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况乃纷纷五浊世,粒食火化常热恼 |
释义 | 况乃纷纷五浊世,粒食火化常热恼李廌 《张居士歌》出自宋代李廌《张居士歌》:凡夫冥冥不知晓,劫尘流浪如沙扫。 注释参考况乃亦作“况乃”。亦作“况廼”。 1.恍若,好像。 南朝 宋 谢灵运 《游赤石进帆海》诗:“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髮。” 唐 杜甫 《江边星月》诗之一:“餘光隐更漏,况乃露华凝。” 唐 元稹 《和乐天秋题曲江》:“况乃江枫夕,和君《秋兴》诗。” (2).何况;况且;而且。《后汉书·王符传》:“以罪犯人,必加诛罚,况乃犯天,得无咎乎?”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临海峤初发彊中作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兹情已分虑,况廼协悲端。” 宋 王安石 《酬冲卿月晦夜有感》诗:“夜云不见天,况乃星与月。” 纷纷纷纷 (fēnfēn) 多而杂乱 numerous and confused;in succession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 高适《别董大》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一个接一个地,接二连三地 one after another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浊世浊世 (zhuóshì) 黑暗的时代;乱世 chaotic times 佛教用语,指尘世 the mortal world粒食(1).以谷物为食。《礼记·王制》:“北方曰 狄 ,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 陈澔 集说:“西北地寒,少五穀,故有不粒食者。” 南朝 梁 沉约 《均圣论》:“嘉穀肇播,民用粒食。” 唐 韩愈 《送浮屠文畅师序》:“圣人者立,然后知宫居而粒食。” (2).泛指粮食。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二:“窃寻下民之命,粒食为本。”《太平广记》卷十引 唐 胡璩 《谭宾录·苏瓌》:“今粒食踊贵,百姓不足。” 元 张宇 《送赵宜之归》诗:“ 玉山 有嘉禾,未肯求粒食。” 火化火化 (huǒhuà) 用火焚化,指火葬 cremation 用火烧熟食物 cook热恼亦作“ 热脑 ”。1.谓焦灼苦恼。《法华经·信解品》:“我等以三苦故,於生死中,受诸热恼,迷惑无知。” 明 高启 《宿山寺》诗:“最喜此宵无热恼,莫教月落又钟鸣。”《花月痕》第十六回:“不想这会,却又给 秋痕 弄出一团热脑。” (2).谓因热旱而苦恼。 唐 白居易 《赠韦处士六年夏大热旱》诗:“既无白栴檀,何以除热恼。”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